鋼鐵華爾茲:IV號坦克G(液力)型
基本資料 | |
本名 | 蕾貝卡·隆美爾 |
---|---|
別號 | 4號G、沙漠之狐 |
髮色 | 紅髮 |
瞳色 | 藍瞳 |
萌點 | 亞人、狐妖、倒貼、尾扎長髮、黑色過膝襪、分離袖子 |
出身地區 | 德國 |
活動範圍 | 東歐 |
所屬團體 | 死水姬傭兵團 |
個人狀態 | 擄走指揮官到死水狐狸股UPing |
親屬或相關人 | |
指揮官、佐伊·謝爾曼 同父異母的姐姐:奈樂·隆美爾 |
蕾貝卡·隆美爾是薩提亞工作室旗下遊戲《鋼鐵華爾茲》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
歷史原型
(非翻譯) 最初被稱為7./B.W.-Umbau(7系列隨從車輛改型),或稱四號F改型,1943年3月到5月,又更名為四號F2型,幾個月後又改為四號G型(所以F2就是G型,遊戲中卻分了開來),其正面安裝一門75mmKw.K.40L/43(75mm43倍徑)火砲,火砲防盾可隨之一起運動,採用半自動立式滑動砲閂,電火帽擊發,俯角10度,仰角20度,砲塔可實現360度迴轉,右側安裝一挺7.92mmMG34同軸機槍,砲手使用伸縮式K.Z.F.2型望遠瞄準鏡進行瞄準,放大倍率2.5倍,視場24度。車體上部球型槍塔內還配備一挺MG34機槍,俯角10度,仰角20度,左右轉角15度,也配有K.Z.F.2型望遠瞄準鏡,標定射程200m。主砲備彈87發(存放在砲塔底部彈藥箱,機槍備彈3150發,以彈鏈形式用布袋盛放。
坦克採用5人車組,車長砲手裝填手位於砲塔內。駕駛員、無線電操作手位於車體前部,其正上方設有出入艙門,駕駛員前方裝有Fahrersehklappe.50型觀察窗。戰鬥中駕駛員可通過K.F.F.2式雙桶潛望鏡觀察外部。其左側車體上裝有帶觀察縫的觀察窗,右側則沒有觀察設備。
裝甲防護方面,四號坦克裝有50mm厚的主砲防盾,砲塔前裝甲50mm傾角10度,駕員前裝甲50mm傾角9度,車體前裝甲50mm傾角14度。砲塔側裝甲傾角25度厚30mm,車體上部及側面裝甲傾角10度厚30mm.前裝甲及後裝甲均經過表面硬化處理,約為布氏硬度558.
由於生產過程中的不斷改進,即使是同型別坦克之間也有所不同,G型序列號為82394-84400,外觀上相較F型,採用了更大的後座,更長的火砲及復進缸體裝甲防護裝置,現將其主要外觀變化給出:
1942年4月 為簡化生產,取消了砲塔左右兩側及左前方的觀察窗。
1942年5月 在八輛坦克前裝甲上焊接了30mm厚的附加表面硬化裝甲,6月改裝了16輛,11月以後過半的四號G型都安裝了附加裝甲,1943年1月後全部增加了附加裝甲。
1942年6月 左履帶擋泥板上方安裝了用於放置備用負重輪的支架,Glacis板上焊接了一個攜帶七節備用履帶的支架。所有G型坦克都接受了適應高溫作戰條件的改裝,發動機與散熱器艙蓋都開有縫隙。6/7月,安裝更長的天線保護框。
1942年9月 原來的Nortek管制頭燈換成了帶管制頭罩的探照燈。駕駛員和無線電操作員艙蓋上的通信口被取消。增加一個可在坦克間轉移冷卻液的裝置,並增加了可用噴燈加熱冷卻液的裝置及啟動電機噴液裝置。球形砲口制退器換成了雙室砲口制退器。
1942年11月 機槍前方的砲塔防盾上焊接了天線擋板。
1943年2月 砲塔兩側安裝了兩組煙幕彈發射器(每組三個),後來在實戰中發現煙幕彈發射器被輕武器擊中後會自動啟動,而其產生的煙霧會傷害乘員,最後被取消。雙目鏡潛望鏡和駕駛員前方的觀察孔被取消。採用了新型指揮塔,整塊式艙蓋及更厚的側裝甲。
1943年3月 砲塔頂部的通信窗口被取消。 。 1943年4月 附加裝甲板改為螺栓連接,火砲換為75mm48倍徑砲,4月初試用了新制砲口制退器。砲塔後部及車體兩側加裝防護裙板以抵禦蘇聯反坦克槍。
1943年5月右側履帶翼子板上安裝了更大的空氣濾清器,無線電天線改為安裝在後甲板左後方。
四號坦克G型
在G型生產的一年當中,又做了幾次小改進。鑑於該坦克幾近達到改裝上限,為了避免再增加重量,側面附加的20毫米鋼板遭到刪除,但基本裝甲厚度增加至30毫米。省下來的重量轉移到前方裝甲,該處附加了一塊30毫米表面硬化裝甲板,至此正面裝甲厚達80毫米。正面裝甲附加的30毫米裝甲板其後又改至焊接在裝甲上。除了因為增加重量而導致驅動系統發生技術問題,1942年11月8日的報告顯示增厚的正面裝甲受到部隊好評。此時軍方決定為四號坦克上一塊30毫米附加裝甲板,1943年1月5日,希特勒決定將所有四號坦克改為80毫米前裝甲。此時,美軍的M4雪曼坦克只能在100米以內擊穿四號坦克的前裝甲。為了簡化生產,砲塔兩側和正面右側的觀察鏡被拆除,而兩個備用車輪則放在車體左側後方。然後再將7個備用履帶鏈放置在正面傾斜裝甲板之上。在較熱地區執行任務的坦克改善了後側的通氣口,而在較冷地區執行任務的坦克則加設加熱冷卻液的裝置及一個起動液噴射器。新光源取代了原來的大燈,砲塔上的通訊器亦遭拆除。1943年03月19日,第一輛在兩側和砲塔加了裙邊的四號坦克展出。G型後期將指揮官的兩片式艙門改為一個較大加厚的圓型艙門。1943年四月原來的砲管改為更長的KwK 40 L/48坦克砲,並加上一個重新設計的雙腔式砲口制退器。四號坦克在此時開始取代了三號坦克的地位。
During its production run from March 1942 to June 1943, the Panzer IV Ausf. G went through further modifications, including another armor upgrade. Given that the tank was reaching its viable limit, to avoid a corresponding weight increase, the appliqué 20-millimetre (0.79 in) steel plates were removed from its side armor, which instead had its base thickness increased to 30 millimetres (1.18 in). The weight saved was transferred to the front, which had a 30-millimetre (1.18 in) face-hardened appliqué steel plate welded (later bolted) to the glacis—in total, frontal armor was now 80 mm (3.15 in) thick.[1] This decision to increase frontal armor was favorably received according to troop reports on 8 November 1942, despit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driving system due to added weight. At this point, it was decided that 50% of Panzer IV production would be fitted with 30 mm thick additional armor plates. On 5 January 1943, Hitler decided that all Panzer IV should have 80 mm frontal armor.[2] To simplify production, the vision ports on either side of the turret and on the right turret front were removed, while a rack for two spare road wheels was installed on the track guar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hull. Complementing this, brackets for seven spare track links were added to the glacis plate. For operation in high temperatures, the engine's ventilation was improved by creating slits over the engine deck to the rear of the chassis, and cold weather performance was boosted by adding a device to heat the engine's coolant, as well as a starter fluid injector. A new light replaced the original headlight and the signal port on the turret was removed.[3] On 19 March 1943, the first Panzer IV with Spaced armour skirts on its sides and turret was exhibited.[4] The double hatch for the commander's cupola was replaced by a single round hatch from very late model Ausf. G. and the cupola was up-armored from 30mm to 95mm. In April 1943, the KwK 40 L/43 was replaced by the longer 75-millimetre (2.95 in) KwK 40 L/48 gun, with a redesigned multi-baffle muzzle brake with improved recoil efficiency.[5] |
原型 |
---|
|
遊戲數據
初始數值:
入手方式
- 舞裝再制:死水姬務段達到1級有可能出現
- 養成方法:
- 需要指揮官47級
- 前續要求:IV號坦克F2型達到75級,IV號坦克E型達到75級,IV號坦克試驗型達到60級
- 消耗道具:軍牌52,秘密計畫261,N4圖譜33,反應裝甲S5級1,銀幣2010000
人物相關
簡介
隆美爾的私生女,與奈樂是同父異母的姐妹,是日本的狐妖的女兒所以有狐妖的血統。小時候在東洋生活過一段時間,所以精通劍道和花道。比起奈樂作為私生女的她格外的努力,現在身份為死水姬傭兵團高層。
外貌
紅髮原案是金髮 藍瞳,身材高挑,身著德國軍服的女生。因為有狐妖的血統所以頭上有狐狸耳朵,也長有狐狸尾巴。
性格
倒貼型女主(女二號),做事機敏而且果斷。對指揮官抱有好感並且積極的去表現自己,甚至當著佐伊的面直接擄走的指揮官。
能力
操作IV號坦克G型中型坦克舞裝。實力不俗。
人際關係
與奈樂·隆美爾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很想和奈樂搞好關係但是奈樂表現的並不喜歡蕾貝卡奈樂是傲嬌。作為女二號地位的蕾貝卡每次出現都讓佐伊的醋罈子打了一地,在第十章中更是直接在佐伊面前擄走了指揮官佐伊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但是其實對佐伊並不是情敵的態度,反而開始為了指揮官去爭取把佐伊轉移到死水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