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知识
“ |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 ” |
基本资料 | |
用语名称 | 豆知识 |
---|---|
其他表述 | 冷知识、小知识、TIL(Today I Learn) |
用语出处 | まめちしき |
相关条目 | 杂学 |
豆知识是一个网络新词萌宅用语。
简介
豆知识指的是生活中少见的知识,或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知识,通常情况下都比较另类或猎奇。来源于日语まめちしき,指一些边边角角的,一般不引人注意的小知识。相当于中文的“小知识”“冷知识”。
豆知识一词在日本、台湾地区流传已久。其相关书籍在日本的出版界一直都相当热门。很多日本作家热衷于整理出很多豆知识,将“自认为别人最好也要知道”的“常识”集结成书。这些书通常打着“聊天不怕没话题”“别怕别人嘲笑你没知识”等口号,但实际上都是些可有可无,知道也罢,不知道也无所谓的内容。
如今,因为很多网民,肥宅,干物女等只知道上网和混迹宅圈,对日常生活的技能(包括整理家务、做饭、修理水电、带娃等)一窍不通,因此生活小知识也经常会被称为“豆知识”、“冷知识”,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些知识确实算得上盲区了,括弧笑。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人在网上打着豆知识的旗号在造谣,所以不能盲目相信,要以存疑辩证的思想来看待每一个豆知识。
举例
自然科学类
- 我们平常吃的开心果,中文标准名叫做“阿月浑子”。
- 土豆曾经的中文标准名既不是“洋芋”也不是“马铃薯”,而是“阳芋”,太阳的阳。[1]
- 世界上唯一不会腐败变质的食物是蜂蜜。
- 地三鲜的主料茄子、土豆、青椒都是茄科植物,所以地三鲜又叫“茄科三杰”。
人体类
- 研究发现,人和老鼠的基因图谱基本相同。
- 打喷嚏时无法睁开眼睛。
- 人体并不是完全对称的,左右两边的眼睛、耳朵、上下肢、胸部以及睾丸往往并不一样大(尽管这种差异往往是极微小的)。
- 你永远不可能用你的舌头舔到你的手肘,而此刻的你正在尝试做这个动作。
生活类
- 煮肉的时候加一罐啤酒能去腥增香。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豆知识衍生的网络流行语,最常见的为“奇怪的知识增加了”,且以一个表情包的形式出现(配图),并有多种变体,通常用于在被灌输了一些豆知识后的调侃,不含感情色彩。
- 主条目:MUR猫
杂学和豆知识的区别
杂学是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以及没有形成系统的学问;豆知识是微不足道的小知识,同时也可能是实用的。谈到杂学和豆知识的区别,容易觉得杂学是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用的,而豆知识则是有用的,不过若有用的杂学存在,那没用的豆知识也必然存在,所以这种区分方法是错误的。
像一些杂志栏目“生活的智慧”那样,豆知识之所以被认为是“有用的知识”是因为,有作为主流知识的东西存在,豆知识就是稍微有点偏离主流知识的小知识。而尽管是同样的话题,根据使用的场合不同,有更适合归为“杂学”的情况,也有更适合归为“豆知识”的情况。
比如,在播报天气预报的过程中突然开始讲述“辨别腐烂鸡蛋的方法”的话题,这种情况下,因为偏离正题太多了,所以这尽管是个很有用的信息,也不能称为“豆知识”而是“杂学”。“てっちり(大阪河豚火锅)”的语源是没什么用的杂学,但是在制作大阪河豚火锅的过程中谈论的话,那就是只稍微偏离正题一点点的内容,因此可以称为“与大阪河豚火锅相关的豆知识”。
对于书刊或网站上总结了很多情报的通识性内容,一般使用“杂学”这个词;只总结了某些特定领域的知识、根据某个题目总结了一些有用情报的情况下,则会用“豆知识”这个词。
|
注释
- ↑ 在2022年发布的《中国植物物种名录2022版》中,土豆的标准名被改为了“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