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刺客列传

萌娘百科,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萌娘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VOCALOID中文殿堂曲题头.jpg
本曲目已进入殿堂

本曲目已经拥有了超过10万次播放,荣膺VOCALOID中文殿堂曲称号。
更多VOCALOID中文殿堂曲请参见殿堂曲导航


刺客列传》是litterzy于2016年3月9日投稿,言和演唱的歌曲。

刺客列传.png
曲绘 by 苒昀
歌曲名称
刺客列传
于2016年3月9日投稿 ,再生数为 --
演唱
言和
UP主
litterzy
链接
bilibili 

简介

刺客列传》是litterzy于2016年3月9日投稿至bilibiliVOCALOID中文原创歌曲,由言和演唱,为「天枢project」的第二作。殿堂曲,截至现在已有 -- 次观看, -- 人收藏。

本曲阵容强大,延续了前作的风格,编曲在金属的基准上融合了许多中国乐器演奏的元素,与壮烈的歌词、精致的PV一同为观众谱出了何谓「风萧萧兮易水寒」。

另有司夏演唱的人声本家版本。

歌曲

VC本家
宽屏模式显示视频

人声本家
宽屏模式显示视频

同系列其他作品

刀剑春秋》 / 言和演唱;

刺客列传》 / 言和演唱;

梦关山》 / 心华演唱;

青花》 / 言和演唱。

歌曲背景

战国时期,道家有一脉称为鬼谷。鬼谷一门,有苏秦、张仪二人,在战国时期极显耀。秦汉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鬼谷门人不能晋升朝堂,唯有流落江湖之中。他们在江湖中自建了一门,成为“天枢门”。“天枢”二字,语出《鬼谷子·持枢》:“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天枢门人认为自己的使命乃是察觉天道天枢,监视人君并使其不可逆天而行。他们一方面研究历史,希望能够找出天道天枢的奥秘,另一方面干涉朝堂,希望人君能够顺天而行。鉴于张仪、苏秦二人前车之鉴,天枢门有严格的纪律,即门人自身决不可出仕。
西汉末年,政治渐坏。有天枢门人(战音)无意再扶刘汉天子,因此独自协助王莽谋朝篡位。其他门人(言和、天依等)原本与其意见相左,因而隐在刘秀身后助其光复。见战音害怕自己寡不敌众,亲自出仕王莽新朝掌权革新,一时间锐不可当。言和等人因其败坏门规,决心以白丁之身行刺战音,清理门户。

——litterzy发表于视频评论区#3

歌词

本段落中所使用的歌词,其著作权属于原著作权人,仅以介绍为目的引用。
作编曲
吉他
litterzy
作词 大嘴巴狼
贝斯 兔子jei
古筝 玉面小嫣然
墨韵随步摇
混音 CuTTleFiSh
调教 绛舞乱丸
曲绘 苒昀
PV 枭目
琵琶 乍雨初晴
二胡 EZ-VEN
笛子 水玥儿
题字 云浮神隐


幽幽之清角再无泠泠松风寒 硝烟之激荡早随淡淡浮云散
今朝之花月朦胧教人仰面向天叹 鱼肠上几分秋霜与铜斑
莫笑名垂只因一死 一死又有何难
偷生忍辱了却恩义 一生方再无憾 才为知遇披忠肝

谁吞下火炭 谁换衣衫 待一朝能近君侯畔
只为奋起 此生勇敢 挥出这剑光一闪
谁别去燕丹 谁谱羽徵 歌一场怒发冲顶冠
故人西去 孑然只影 向迢迢绿水青山 再不还

涛涛之江水不改冽冽昔日寒 悲歌之慷慨不随萧萧北风散
千秋之彪炳功过不以成败去相判 愿长留汗青侠骨共芳瓣
割下头颅托诸英雄 传浩气壮铁胆
壮士何妨一剑相伴 乘明月赴函关 决眦之间沉冤断

谁刀兵千万 谁掌戈干 笑一介白丁有何患
匹夫一怒 血溅三尺 染红这斜阳向晚
谁为改河山 谁闯龙潭 掷一颗慧星侵河汉
回声铿锵 百世流转 化悠悠广陵清散 任人弹

割下头颅托诸英雄 传浩气壮铁胆
壮士何妨一剑相伴 乘明月赴函关 决眦之间沉冤断

谁吞下火炭 谁换衣衫 待一朝能近君侯畔
只为奋起 此生勇敢 挥出这剑光一闪
谁别去燕丹 谁谱羽徵 歌一场怒发冲顶冠
故人西去 孑然只影 向迢迢绿水青山 再不还

谁刀兵千万 谁掌戈干 笑一介白丁有何患
匹夫一怒 血溅三尺 染红这斜阳向晚
谁为改河山 谁闯龙潭 掷一颗慧星侵河汉
回声铿锵 百世流转 化悠悠广陵清散 任人弹

歌词与剧情解析

歌词里恰好有《史记·刺客列传》的人物们所以就手痒来做个注释了~
脑袋可能不清醒有疏漏还请原谅~

《史记·刺客列传》共记载刺客五人:曹沫,豫让,专诸,聂政,荆轲。
【鱼肠上几分秋霜与铜斑】

鱼肠:专诸(为公子光刺杀王僚,公子光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
鱼肠作为剑名,来源便是专诸以匕首藏鱼腹之中而进行刺杀的行动。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偷生忍辱了却恩义 一生方再无憾 才为知遇披忠秆】
这句是泛指,然而「为知遇」的出处应当来自于豫让(为智伯报仇刺赵襄子):以及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以及「国士遇我,国士报之」皆出自于此。

以及聂政篇:
「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

【谁吞下火炭 谁换衣衫 待一朝能近君侯畔】
【只为奋起此生勇敢 挥过这剑光一闪】
吞下火炭:还是豫让。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漆身为厉,吞炭为哑: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疮;吞火炭使嗓子哑掉,改变声音。豫让通过自残的伪装来使自己躲过搜查,从而能够接近赵襄子「一朝能近君侯畔」

【谁别去燕丹 谁谱羽征 歌一场怒发冲冠】
【故人西去 只身孑影 向迢迢绿水青山 再不还】
这个很明显是荆轲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语文课本都学了的就不用讲了吧_(:зゝ∠)_

【涛涛之江水不改冽冽昔日寒 悲歌之慷慨不随萧萧北风散】
_(:зゝ∠)_还是上面的荆轲,谁叫他那么有名,做的事最大呢。

【割下头颅托诸英雄 传浩气壮铁胆】
这个是樊於期。还是荆轲的故事,语文课本都有学的啦。

【谁刀兵千万 谁掌戈干 笑一介白丁有何患】
【匹夫一怒 血溅三尺 染红这斜阳向晚】
出处为《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谁为改河山 谁闯龙潭 掷一颗慧星侵河汉】
【回声铿锵百世流转 化悠悠广陵清散 任人弹】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竹林七贤中嵇康以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之,曰:「《广陵散》今日绝矣!」
而今存《广陵散》曲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标题,因此被看做与《聂政刺侠累》为同名异曲。

……其实《史记·刺客列传》里的主角下场都很惨啦,除了曹沫【就是《曹刿论战》那个曹刿】以外,全部都是死,专诸可能还好点,儿子封了个上卿;荆轲只是被八创断了大腿也不算惨的;豫让又是当刑人扫厕所漆身又是吞炭不成人形的,最后也没杀赵襄子,而只是三跃砍击其衣后满足地自刎了;至于聂政,「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死之前毁掉自己容貌拉出自己的肠子,为了死都不被认出来是谁。【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他姐姐听说了这件事,当即反应「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为了让世人知道是弟弟做了这件事,不辱没弟弟的名声,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柰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最后与弟弟一起死了】」
还值得一提的是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在荆轲刺秦失败以后,六国破灭,天下统一,高渐离也开始逃亡,然而还是被人认了出来。秦王觉得他击筑好听,就留了他性命弄瞎了他的双眼让他击筑。高渐离于是在筑里面灌铅,向着秦王打去,没有打中。「遂杀高渐离」于是,他也死去了,终究是和他的好友荆轲有了同样的归宿了。

【所以说视频的这个结局就不用嚎啦,起码全尸都留了,比起真实的刺客列传……而且死本来就是刺客们的归宿啊……】
【咳咳我还是不要找打了,遁~】

——河冰·浮生发表于评论区#145、14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