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杨逸飞

贴贴♀百科,万娘皆可贴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贴贴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Logo0813.png
侠行千里,万象江湖~☆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
这里是隐萌会图书馆!愿您能参与到剑侠情缘网络版叁系列条目的编辑中来!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杨逸飞
本名 杨逸飞
别号 四指流云
出生 公元718年8月
声优 姜广涛(原)
胡良伟(新)
武器 静水流霆琴
折仙剑
父亲 杨尹安
母亲 吴青青
哥哥 杨青月
师父 李白
徒弟 傅七殊
好友 高绛婷
登场资料片 剑胆琴心
所属团体 长歌门
活动范围 长歌
七秀
楚州

杨逸飞是由西山居所制作的网络游戏《剑网3》中的登场角色,长歌门主。

简介

长歌门·怀仁斋·踪聆水居

层层白蒙蒙的薄雾笼罩在小屋的四周,屋前不远,淡淡水音穿过雾影入耳。四周漆树与梓树在夜风中交杂鸣奏,那风中飘荡的是宫音还是羽音?杨尹安突然有些烦乱。他身后的屋内,晕黄色的烛影摇动,丫鬟们来去迅捷,却步履轻盈。三个远近最有名的稳婆都被他请了来,长歌门掌门人的传承,不容有失!否则这江浙一带的黑白两道不知又要经历几番大起大伏了。

可惜了青月这孩子,杨尹安在心中暗自叹息……

杨青月大大的脑袋摇摇晃晃,表情不像同龄幼童灵动,唯独偶尔目光扫到父亲身前那张琴上时,他的双手会陡然间稳定下来,似是能察觉到那张琴中内蕴的力量。他只是个八岁的大头童子,且脑子有些疯傻,却也感受到了夜幕中扑面而来的凝重气息。他尚不知道,这个孩子出生之后,长歌门下一任门主之位,十有八九便与他再也无甚关联了。

“千岛长歌,相知莫问。”这掌门人之位……本应是他命中注定的尊位。


这里是与青岩山林掩映、隐居世外的万花谷,以及与扬州碧湖泛舟、舞花倾国的七秀坊并称大唐三大风雅之地的千岛湖长歌门的核心所在。门中弟子通达诸家经义,久为音律沾染,便连下人们的体态身姿也与寻常人家不同,在走动间似乎也带出点点律动和节奏来。

当代长歌门掌门人杨尹安方逾中年,古服峨冠,面容静雅。多年来调琴养气的功夫让他很快就凝定心思,不再多想由长子带来的经年烦恼。他静坐于小屋外的琴凳上,右手掌指以孤鸾伏群指中的姿态轻轻抚过琴案上那张琴的琴面。

琴长四尺三寸二分,通体玄黑,古拙平淡。七根暗金色的丝弦分由一百三十五根丝线到五百九十八根上品蚕丝缠绕而成,它们紧紧绷在巍峨隆起的岳山与略显低陷的龙龈之间,像七道金色的雷霆闪耀在这从某棵阴面山坡上被截下的苍玄色梧桐木之上。

琴面密布着苍白色冰裂断纹,偶尔露出其下点点赤色,那是多层鹿角灰、瓦灰与生漆经过秘法混合的漆胎经历超越千年的时光洗涤而成的自然断纹。即使是当世最好的几位斫琴师如长歌门中的雷变或是他的亲传高徒崖牙也无法断定,一张琴在经历时光的冲刷后会形成怎样的断纹,会是蛇腹、鱼鳞,还是龟背、流水?当经历沧海桑田之后,唯有岁月才能给予后人答案。

这张琴自从杨尹安十一岁时跟随在他身边,没有一日离开过,不只因为杨尹安的爱惜,更因它还是长歌门中几件最强的武器之一!这“静水流霆”在杨尹安身前三尺,南方武林中能不带伤靠近杨尹安的人不出七指之数!他甚至能一个个点出那七人的名号来。

长歌门主人杨尹安与夫人吴青青夫妇二人命中缺水,还好千岛湖范围之内皆为水脉环绕。杨尹安的目光投入远处的流水之中,手上拨动金色的琴弦,琴音初平稳低吟,缓缓拔高,中途偶有受阻,却又蜿蜒徘徊,执着向前,终渐渐深邃。

杨尹安衣袍鼓动,深厚的内力笼罩住琴音,只有他身边的长子能听得到这琴音;屋内正待临盆的夫人青青和下人们,都不知道屋外的门主正操着琴,一曲问心。

踪聆水居之内一声婴孩的哭喊打断了长歌门主人的琴音。杨青月转过身,呆呆的脸上露出笑容,他的弟弟出生了。


718年八月,长歌门主人杨尹安的次子降生,取名逸飞。

许多年后,杨逸飞询问父亲自己的名字来由,是取东汉张衡《西京赋》中“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攫胎拾卵,纸缘尽取”,还是三国时曹植《七启》中“下无漏走,上无逸飞,鸟集兽屯,然后会围”时,一旁的青莲剑仙李太白笑道:“说不定尹安先生未卜先知,知道老夫会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之句,也会收了你这年少老成的三弟子。”

杨尹安摇头道:“太白先生说笑了,不过如此说来,我杨门二子,青月、逸飞之名倒都与太白先生有些机缘。”

他又转头对杨逸飞沉声道:“逸飞之名何来,若有机缘,你自会得知。若无机缘,那也不必知晓了……”当时杨逸飞年少稳重,却是不再追问。


却说杨逸飞的出生,若不是因为一些命运的安排,那也将平淡无奇。

杨尹安长子杨青月幼年之时,被卷入太平公主之乱的交手中,身中“阴雨针”,脑内发病,时而清明,时而木讷呆滞,这让长歌门的传承变得难以测度起来。是以长歌门中上下对门主再得一子皆抱有期望。

而杨逸飞便是带着众人的期望来到世间的。

杨逸飞与大哥也有类似之处,他竟然是带着残疾出生的。

天生便右手缺失小指的次子,让杨尹安的夫人吴青青伤心不已。由于天生的缺陷,右手无法执稳即使是很轻的剑。

长歌门琴剑双绝,不得剑术之妙,甚为可惜。

但随着杨逸飞渐渐长大,长歌门诸位教习却察觉到他在操琴之道上的天赋。

尚在襁褓中的杨逸飞,每每听到琴声便止住啼哭,清澈透亮的眼睛露出愉悦的光芒。青玉般透亮的白嫩小手伸出来和着琴音,不自觉地在空中挥舞。呆呆的大哥杨青月似乎与弟弟深有同感,便日日央求母亲带着小逸飞去挽音阁听琴。

两岁时,小逸飞从大哥手中得到了第一把琴——当挽音阁的教习松先生从望风楼前走过时,恰巧看到天生四指灵动、远超其他童子的小逸飞双手正在学着大哥杨青月的动作弹奏那张琴,松先生激动异常。

天生四指被吴青青视为儿子的憾事,也被杨尹安看作无法修习长歌门相知剑的憾事,但换作纯粹琴家的松先生来看,拥有如此灵动的四指,与本就作为古琴禁指的小指便毫无干系了,这样灵巧的手指乃是琴师们梦寐以求的。

那一年,号称长歌门琴艺第一人的不老松松先生收小逸飞为琴道关门弟子,打算耗尽余生尽心培养这个小徒弟。数年之中杨逸飞的琴艺突飞猛进。

逸飞时常和松先生一起研究琴谱,太晚了便留宿挽音阁。在琴曲的理解上,作为长歌门少主的杨逸飞少与外界接触,他心思纯净,反而时常有些不同于世人的独到见解,每每令松先生欣喜。

角色武器

静水流霆琴

长四尺三寸二分,通体玄黑,古拙平淡。

七根暗金色的丝弦分别由一百三十五条丝线到五百九十八条上品蚕丝缠绕而成,它们紧紧绷在巍峨隆起的岳山与略显低陷的龙龈之间,像七道金色的雷霆闪耀在这从某棵阴面山坡上被截下的苍玄色梧桐木之上。

琴面密布着苍白色冰裂断纹,偶尔露出其下点点赤色,那是多层鹿角灰、瓦灰与生漆经过秘法混合的漆胎经历超越千年的时光洗涤而成的自然断纹。即使是当世最好的几位斫琴师,如长歌门中的雷变或是他的亲传高徒崖牙,也无法断定一张琴在经历时光的冲刷后会形成怎样的断纹,会是蛇腹、鱼鳞,还是龟背、流水?当经历沧海桑田之后,唯有岁月才能给予后人答案。

折仙剑

折仙剑长三尺二寸,剑体经过打磨,强直无屈。

它本乃李白游历昆仑结交的好友“掌上乾坤”李文山取收藏的上品宝剑,再由李文山亲手用昆仑“紫金石”镶嵌于剑上。李文山以为唯有此剑方能与李白的神仙风范相配。

李白诗中称仙,又被称为文坛的“谪仙人”。而在江湖中,他琴剑相伴,一把神剑斩下无数高手恶贼的头颅。狂放的李白自称“此剑之下,仙凡折腰”。

但当李白青莲剑气大成之后,改持青莲剑行走江湖,不再使用这把对他来说已经过于华贵的神剑。

后此剑被赠予李白的三弟子、长歌门主杨逸飞。

谁也不知道这把曾经名震江湖的剑在它的新主人手中会有怎样的风采。

不过据说韩非池被弟子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却笑着回答:“这个问题怎么会问到我头上,当然要去问高绛婷啦……虽然他是你们的小师叔、我的小师弟,不过我们在一起时都只谈琴不动剑的啦。”

这是迄今为止隐元会打探到的唯一或许可靠的消息,关于杨逸飞的武学根基,关于他的那把剑。

天音非梦

琴长四尺一寸,重七斤二两。

唐上元二年,楚州一樵夫入山采樵时,于山间密林偶遇二仙人松下静坐,身侧另有侍童二人,“捧匣奉香”。樵夫心生敬畏,一时不敢上前,遂伏于林间静窥。

彼时仙音初奏,静时,如山间望月;轻时,若盘云缠腰;高时,如峰上寒松;远时,如阔水迢迢。但樵夫终究只是樵夫,怎比伯乐?略听得一时半刻,他便已两眼昏昏,接着就化身周公入梦。梦里耕樵水乡,连年富庶,无战无祸,无兵无火……直至夜半啼鸣,樵夫倏然梦醒,周围早不见了“仙人”身影,遂连忙下山,将这奇缘告知了妻子。其妻子听后不由感叹,“黄昏之际曾有两位谪仙人物带弟子至家中讨水,并留一锭金作以答谢,我只当自己运气好,却不知世上真有仙人!”

后此事传播开来,有斫琴人以此为感,制成这把“天音非梦”并送到了长歌门内。

杨逸飞闻得此琴由来,只倏然一笑,后将其束于怀仁斋内,寄希望于有朝一日,樵夫南柯一梦,所梦非虚。

抚今

琴长三尺九寸,重六斤一两。

此琴名为“抚今”,原是傅七殊初入门中时,苦于早年贫寒,为求一把“不朽不折”之琴而造,因而琴身乃由一块如墨点金的奇石斫成。

可惜,琴弦拂来始终只得金石杂音。千真琴坊内的弟子纷纷取笑此琴华而不实,只当傅七殊是一朝安稳,就竭力求珍。直至杨逸飞偶至琴坊,不忍此琴空置角落,遂将其带回了怀仁斋。待傅七殊再见时,琴身大改,奏来响彻南风,可谓声若钟,劲撼松。

唯一不变的,是那琴头“梅花”,用傅七殊的话来说,“若百花尽可选择凛冬而绽,当不用此花。是以此花非梅,此梅非花……”

彼时,众人对于杨逸飞亲自为其改琴之事多有艳羡,唯傅七殊满腹疑惑,杨逸飞遂道:“金石固坚,但若无桐木铸心,不过空壳。贫寒已是你过去所苦,却非今朝之境,懂得忆昔抚今,刚柔并济,方入雅境。”

是日,傅七殊正式拜入杨逸飞门下。

崖牙本欲让她将此琴带离千真琴坊,却被傅七殊婉拒,“我来时孑然,亦不为求珍,谨以此琴拜谢师恩。”

天下士人

琴长三尺八寸,重七斤九两,为乾元元年东宫赠予杨逸飞之物。

杨逸飞幼时习武,进境顺遂;求学商会,凡见生民疾苦,必能以万全之策出手相助。

七尺琴台之上,相知山庄内外,似无少年门主以“聪敏勤苦”不能成之事。唯有兄长所作“逸飞”之曲,他演奏之时,总觉曲意未甄精微。

执这把琴,杨逸飞方第一次将“逸飞”曲意,奏至淋漓尽致。

念庭兰

琴长三尺六寸五,重九斤三两,取百年梁木为材。

董氏庭兰,开元天宝年间以琴技超拔而享盛名。闻给事中房琯好古君子,投其高义,千里以赴,果宾主相宜,遂寄身其门下。李颀闻其曲,赞曰:“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至德二年,庭兰被诬以贿谢致房公贬黜。以琴待诏薛易简,言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六十载。

庭兰一生清贫,晚年朽耄之身却被以污名,杨逸飞闻知此事后有感,命寻青玉做此琴,以念庭兰君子之质。

玉泉凝·凤鸣/凰音

尤念比干报国志,原是玉泉凝碧心。

琴长三尺六寸五,重约七斤。

传闻此琴乃即墨大夫所斫。因齐王建拒不纳谏合纵,希图偏安一隅,即墨大夫以比干自勉,斫琴以表心迹。秦灭齐后,即墨大夫殉国,传此琴与后人。

然千年已过,琴身半腐,辗转落于杨逸飞之手,辅以玉石,加以水晶,玉泉凝终得再鸣音。弦动之间,气势磅礴,动人心魄。

谁曾记,一腔热血难报国,千载悠悠有余音。

通幽洞冥·碎琉璃

长歌门主杨逸飞少年时曾在洛阳飘轩坊摔碎两个极品金玉琉璃盏。飘轩坊用碎片缀琴,后被砸盏当日一个看客高价购买。

燕归来

相传每当杨逸飞抚此琴时,就会有双燕绕梁轻啼。

离弦

长歌门有一怪琴名惊韵,本也是不可多得之神兵,但在比试之中不慎被刀劈坏。尽管已尽力修复,但在那之后无论何等琴技高超之人弹奏此琴皆会走调。

某日一五音不通弟子试弹此琴,竟奏出天籁之音。长歌众琴艺高手皆惊诧不已。

因此琴只在此弟子手中发挥真正效用,杨逸飞特许将此琴赠予该弟子。她的武功还远远不能配得上此琴,所以暗暗发誓以后要更加刻苦习武。并给此琴重新取名为离弦。

角色台词

  • 想知道恩师太白先生所赐的那把“折仙剑”在我杨逸飞手中究竟有多强,就先过了我背负的“静水流霆琴”这关吧。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角色剧情

兄弟秘密

杨逸飞对练琴满怀兴趣,不过每当他看到一旁陪在身边、看着他跟随松先生学琴的大哥杨青月时,便会心下窃喜。有一个秘密,只有他们兄弟二人知晓。父亲大人把长歌门的希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但未来的长歌,想来会有远超出父亲和诸位先生意料之外的变化吧……

十岁那年,杨逸飞在琴曲上的造诣已颇为深厚。抱琴而坐时,脸上便多了一份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和自信。他在弹奏时偶尔已可令听者闻之动情。

杨逸飞练琴之时,有松先生在旁指点。而其余时日却多半与大哥杨青月在一起,每逢此时,杨逸飞会把他的琴交给大哥,而自己取来私藏的长剑。

杨家兄弟两人,都藏着各自的秘密,这个秘密只有他们兄弟两人知道。

杨逸飞右手缺少尾指,连父亲母亲在内的众人都认定他在剑术上难有成就。杨逸飞少年老成 在人前从不违逆,便接受了缺少剑术功课的安排,在挽音阁中修习琴道。但他骨子里却有天生不认命的心气,他并不在人前公然否认长辈的成见,但私下里却在休息之时拉上大哥每日练剑。

四指持剑之法,少有流传,杨逸飞翻看古籍,从江湖流传的一些四指剑法宗师的蛛丝马迹中寻觅方法——如秦时荆轲弟子金狄锋、西汉女剑客何晴等人的传闻中获取消息,苦练剑术千岛湖是天下盛景群集之地,这里春有群鲤越波,夏有百花争艳,秋有千雁横空,冬有白雪飘飞。

长歌众士子侠女休息之时往往三五好友成群,可在山壁间雅兴题诗,可泛舟湖上膝上横琴,可做林下君子谈玄论儒,也可不受外界拘束地纵论天下大事。这些诗酒风流,文韵雅事,只要在长歌门中,便常有聚会,杨逸飞也常常参与,只有这时杨逸飞才会和杨青月分开。

只因许多人虽明里不言,但都以为带着个呆子却又地位尴尬的杨家长子谈论风雅,实是件大煞风景之事。而杨青月虽然面目多时无有表情,却是对众人心意颇为敏感,所以每当杨逸飞参与诸事,他自行其事,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杨逸飞除了小指残疾,诗书礼仪、风范礼仪皆是出自名家指教,在众人面前,从不曾失了风度。杨逸飞既是长歌门的少门主,又是松先生的高徒,在众人眼中自是风光无限。

但很多年中,每当杨逸飞在鹤栖岛上的幽静之地持剑而击之时,当他剑术上的弱点暴露殆尽之时,当他愤怒地一次次把剑甩出时,无论是春秋冬夏,只有他的大哥杨青月陪伴着他。而那时,杨青月的膝上,总有一把七弦伏羲琴,这才是杨逸飞少年时代最清晰的记忆。

杨青月的琴曲总是中正温和,似乎在平稳但坚定地在诉说着什么。在杨逸飞听来,那琴声分明是大哥在告诉他:“你那点弱点,便要放弃了吗?我可还没有呢,逸飞!”

是啊,大哥三岁时脑内混乱,清明时间极少。他多半时间是浑浑噩噩,若是常人有此疾患, 只怕一事无成,唯有大哥在杨逸飞心中是不同的。

杨逸飞从四岁起用了六年来寻找出路,到十岁时,他最终证实了自己的右手实是与诸位尊长判断无二,没有用剑的天赋,他也没法练成与那些出名的四指剑客一般的剑法。

然而在第八年开始,在杨青月的陪伴下,杨逸飞开始用左手练剑!

三年之后,杨逸飞深夜捧剑登“青莲剑仙”李太白的“醉浮居”,一夜之后,李太白传令千岛湖上下,收杨逸飞为韩非池、凤息颜之后的第三位入室弟子!

谁也不知道那夜发生了什么,便连杨尹安上门询问,也只得李白笑着简单作答:“韩非池天赋迥异常人,可得音中千味,能传李某琴道;凤息颜练气专注,可传李某剑意;而这逸飞却有李某狂傲孤高之气,可得我青莲剑真髓!”

杨尹安听罢良久不语。

一个看似老成沉着、待人有礼的人,也可能是孤傲的吗?

李白如此说,杨尹安便如此信了。是的,作为长歌门主,他自然知晓杨逸飞从未放弃剑术的执念,只是他这八年习剑的结果却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但既然次子能打动李白破例再收门徒,杨尹安对长歌门未来的忧心便稍稍减少了一点。

杨逸飞拜在李白门下之后,从不曾在李白和杨青月之外的人面前施展剑术,是以许多人只道是身为长歌门巨擘的李白这次要破例提前表明姿态,支持杨尹安的长歌门传承之位。

拜师周墨

杨逸飞十五岁(733年)那一年,父亲杨尹安出长歌门前去寻找故友—控制波斯、吐火罗等西方商路的大商人卢延鹤谈一桩大事。却未曾料想事成后,卢延鹤竟然翻脸无情,出手偷袭。杨尹安琴剑皆出,竟然不敌卢延鹤,身受重伤,连自己的爱剑“有青剑”也落在了卢延鹤手中。

杨尹安携“静水流霆琴”辗转返家之后大病,继承整个山庄的重担便需要提前落在杨逸飞的身上了。那日杨尹安病榻之侧,他当着众人之面宣布决定让年幼的逸飞离开长歌门出门历练。

逸飞淡淡问道,“父亲,孩儿从未离开过山庄,为何这次要孩儿独自出门?”

“逸飞,我杨家从先祖建相知山庄以来,本是世代从商,直到门中武学绝艺被历代前辈发掘,使得长歌门渐渐成为江浙武林中一大势力。而我长歌门弟子自从先祖与开国太宗相交,助太宗平定天下以来,自来都有溯清庙堂百年沉疾,予生民万世清平天下之志向。父亲知道你要面对的未知诸事,但一个人只有直面他的恐惧并且克服之后才能真正的成长。

为父年迈多病,你大哥青月不宜理事。长歌门乃是祖辈心血的凝聚,这一代的担子却是多半全要压在你的身上了。经商一道,一靠天赋,二靠人脉。你继承松先生琴技与太白先生的剑法,但入世之道却是长歌门主必须精通之术。为父知你喜琴爱剑,但仍旧希望你能从外面的历练中体会人世之道,将来以接管相知山庄方能持重、服众。为父已与太白先生、摩诘居士、松先生诸公相商,自今日起,便时刻准备将这长歌门主之位传位与你,但你何日可以正式接管长歌门却要留待日后你有能力之时。

我们就以五年为期,你出门历练,即便身临死境,也莫要回来。若能有所大成,为父等你成为长歌门的新主人。但若不幸未有所成,长歌门却不能由寻常之辈掌管,或许便在杨氏之外门徒中择优而选了…”

杨逸飞当夜与大哥杨青月挑灯而出,在林中抚琴,整夜未眠。

第二日,杨逸飞收拾打点好行囊,背上父亲的传承之“静水流霆琴”与李白所赠的“折仙剑”,离开生活了十数年的长歌门……


初次离家的逸飞要自己打点生活中一切事宜,他突然明白生活原本没有在家时的那般简单如意,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好在这些很快被外面生活的新鲜和新奇所冲淡。逸飞长得俊秀可爱;经常会得到路人的帮助,再加上带上了足够的银两,所以生活倒不必发愁。

杨逸飞这样一路北上,一日终于来到了东都洛阳。但是这一年的洛阳可不太平,黄河遇到了五十年难得一遇的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

难民们一路乞讨纷纷聚集在了洛阳城附近,越靠近洛阳,状况越加凄惨。这让从小锦衣玉食的杨逸飞非常的震惊和难过,他散尽周身钱财施舍给了灾民,帮助他们采购药材和粮食。

杨逸飞的这些行为全被一个姓周的先生看在眼里。在旁人眼中,这位周先生在洛阳颇有声望,由于经营有道,他在洛阳有一大片的资产和田地,其中包括了不少钱庄和粮铺。而在灾害面前,周老板不仅没有趁灾年涨价趁机捞钱,反而打开粮仓定期周济难民,在洛阳民间,周老板的声望极高。

当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杨逸飞才开始为自己的生计发起愁来。好在一手好琴艺在身,逸飞来到了洛阳城最大的酒楼——飘轩坊。飘轩坊装饰奢华,菜式珍稀精美。一壶上好的龙井茶在这里可以卖到五两银子一壶,相当于一户普通人家半年的生活开销。相传这里的雨前龙井和进贡给皇帝的出自同一株茶树,可见这家老板的神通。

虽然是灾年,但旱灾对有钱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相反,很多商人还可以趁机大赚一笔。所以酒楼里面和往日一样,不乏各式客人。酒楼的管家对少年的逸飞不屑一顾,以为又是什么穷得没钱的小叫花子想来混口饭吃,所以并未多加理会。

杨逸飞并没有就此离开,他从小机智过人,从没有被人轻看过,所以拿出了静水流霆琴便盘膝横琴,便在飘轩坊门口弹奏起来。琴音初起,琴意有若朝日初生,其下有小溪流淌而出。当下就有路人驻足观看,逐渐地,酒楼里的客人们纷纷走到窗台边,寻找这清澈琴音的来源,路人也越聚越多。

洛阳城不乏名家琴师,但如此动听清澈的琴音人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而且竟然出自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几岁的少年之手。这个少年看上去衣饰普通,但一双眼睛却是坚定纯净,让人心生关爱之感。一曲终了,不论老少富贵,大家纷纷赞叹,乐曲入门艰深,寻常人家难以修习,但杨逸飞这首《流晨曦》却令众人深深感到乐曲中的意味是可以突破阶层和年龄的界限的。

这时飘轩坊内走出了一个中年男子,他相貌普通,但却十分沉稳宽厚。此人正是之前见过杨逸飞接济百姓的周先生。

“小先生,随我回飘轩坊吧,你可以在这里随意地弹琴,不仅不用为生计发愁,我还会付给你适当的酬劳,你可愿意?”

杨逸飞笑着回答:“可除了弹琴,我还要你教我经商之术。”

“哦?你怎知我能教导你经商之法的?”

“能在富庶的洛阳城开这么大的酒楼,并且招揽各方朋友,先生定是很有能力,而且我闻出您招待客人的茶里面有上等贡品雨前龙井。能拿到这种茶叶的人,自然是能力非凡。”

“你没有喝竟然能闻出龙井的特殊之处,我倒是小看你了。小小少年,眼光也这般毒辣,却是少见。不过,我可不会随便给人当老师,我这里有三尊波斯的金玉琉璃盏,今年一共只有三盏,如果你能将它们卖与十万金给我,我便收你为徒。”

“一言为定!”


次日,飘轩坊有消息传出,这里出售波斯国产的极品金玉琉璃盏,一共只有三件,尊贵无比,公开拍售。当时大唐的物产虽然广博,但是这琉璃制品却是不会加工,而波斯国生产的琉璃却精美无比,所以富贵人家常常买了琉璃放在家中展示借以炫耀自己的地位。

三日后,还未到午时,飘轩坊便早早地被客商们占满,富人们纷纷想拍到这金玉琉璃盏。其中不乏一些衣饰华美和样貌富贵的贵妇。三尊金玉琉璃盏被仆从们逐个儿搬运了上来。琉璃盏上面雕刻着的神女图形栩栩如生,精巧逼真,尊尊绚丽夺目,闪耀着斑斓的色彩,让人纷纷赞叹。

此时一曲琴音伴随着少年清丽的歌声渺渺升起:

硕人其颀,衣锦裘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菟,肤如凝脂,领如遒跻,齿如瓠犀。

蝼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愤镳镳,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界减减,健鲔发发,葭葵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揭。

一曲弦歌收尾,余音未绝,听得众人沉醉其中,人群中有一小女孩拍手赞道:“师父,这少年真是有一张好琴、一手好琴技!”又听一位中年妇人答那女孩儿:“是啊,婷儿,是一曲上乘的《卫风》。”

杨逸飞才捧琴在琴音中迟迟登场,那弦音收尾之时,竟然陡然下潜,左右两尊琉璃盏在弦音中摇晃震动,一刹那震得粉碎,粉尘撒下。在座的客商纷纷被杨逸飞此举惊得目瞪口呆,心疼不已,要知道每个琉璃盏的市价都要过万金。

杨逸飞这时开口:“想必大家对这三款琉璃盏已经有所了解,当年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庄姜高贵美丽,千古传颂,有人道世间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以这曲《卫风》乃为绝唱。世间至美之物,大多有其独有特异之处,无有它物可以比拟,杨某一曲之下,尽显这三尊金玉琉璃盏的高下。那两尊琉璃盏闻音自惭玉碎,余下这尊闻音傲立,独留世间,乃是绝代的宝物。这宝物便如当年卫庄公所爱慕的绝世美人庄姜,当世独此一个,希望收藏的客官们就请出手。”

有人对此举十分愤怒,怒骂不已,有人却深有同感,果断出资竞拍。剩下的一尊琉璃盏很快便被拍到了十二万金。杨逸飞轻易地达成了周先生的考核目标。


此事过后,周先生把杨逸飞请到了飘轩坊内的顶层暖阁之中。接下来发生了下面一段对话:

周先生:“你小小年纪面对万金之物竟然可以这般淡定自若,做出此等大气之举实在令我震惊。不知以往何等经历?”

杨逸飞:“不瞒周先生,我是千岛湖长歌门之人,家里也是世代经商,虽未见过世面,但是 父亲从前教导我,囤货居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父亲也曾给我讲过,古代铸剑大师欧冶子先生每铸成新剑便会无偿赠与天下第一的英雄。保证自己所出之剑必是天下第一的名头,所以一定要求受赠之人斩断上一把天下第一的剑带回来给他。我以琴碎另外两尊琉璃盏同样是这个道理。琉璃盏再珍贵,也不过万金,但是如果世间仅此一件,那就另当别论了。

周先生道:“你这个徒弟我收下了,小小年纪竟然能有如此豪气。我先前见你散尽周身钱财去赈济灾民,知你本心善良。而你的琴艺精绝,琴音纯净,心思若不是干净透彻无法奏出这样的琴音。老夫我寻觅半生,得到你这样的徒弟,是我的幸事,以后你跟着我便是了,周某定当倾囊相授。”

这一年,杨逸飞正式拜九天之一的周墨为师,学习经商,一学便是五年。而这期间,他却与当日拍卖琉璃盏时堂下那位称赞《卫风》的女孩儿结交为好友,那女子名唤高绛婷,却也出身不凡,来自扬州七秀坊,师从名动江湖的公孙大娘,两人因琴相交,杨逸飞出门办事之时时常特意取道扬州,泛舟前赴相见。


五年之后(738年),年满二十岁杨逸飞学得了周墨的经商之道真髓,自觉父亲杨尹安所交代的入世修心亦渐渐圆满,遂返回千岛湖,经过父亲杨尹安与李白、松先生等几人考验,正式从杨尹安手中接任长歌门掌门人之位。

刚刚从父亲手中接过相知山庄时,由于生长在书香门第,自小被儒学道德熏陶,杨逸飞在打理家里生意时虽然精明,但保留了正直、良善的秉性。他知书达理,好结交朋友,生意上的伙伴都非常信任他。

另一方面,杨逸飞对国家也是非常忠心,他延承家族规矩,定期邀请长歌门分散在各地的成员齐聚千岛湖,若有天灾定慷慨解囊,若国家有难则不吝支援。数年间杨逸飞的名声在很多文人、官员当中逐渐传开,杨逸飞与多位朝中正直官员结交,也推荐了一些本门有志为国的弟子入朝为官。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名相张九龄深感大唐风雨飘摇,他因与安禄山旧怨,屡次被狼牙刺客刺杀,遂决意隐退于长歌门中,希望为大唐选拔保留出一批爱民忠国的有才有识之士。

杨逸飞会同李白、赵宫商等人一同暗中保护,将张九龄接入长歌门,并将、一所书院划归张九龄管辖。张九龄因庙堂之上被心机诡诈、多智弄巧之辈占据,以为读书人当大智若愚,舍弃小聪取大慧,于是取《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之要义,将书院名为“弃智书院”,会同诸位教习专心教导验证诸位长歌门下的诗书、品德、琴曲、弦歌之道。

故交好友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四月十八,高绛婷尽邀高士,在扬州七秀坊内献奏了一曲箜篌曲,杨逸飞亲身前往。当时曲消音散良久之后,众人仍是呆若木鸡。在场之人不乏见识广博之辈,如此音色竟是无人可以形容,更有多人数日流连于七秀坊不忍离去,但求再闻一曲。

而席间更有万花名士康雪烛对高绛婷一双妙手甚为赞赏,令杨逸飞引为知音,杨、康二人七秀坊一会之后,其后把臂同游扬州,期间康雪烛绘制江南风物,杨逸飞引弦做歌。康雪烛不免瞩目于杨逸飞那七弦上舞动的指掌,赞叹之余却有惋惜之意。

杨逸飞问康雪烛为何如此神色,康雪烛答道:“如此人间妙手,竟让我同时遇见两双,真是苍天弄人……不过逸飞之手虽也难得,终有残缺,且是男子……雪烛更忘不了高小姐那双‘无骨惊弦’啊!”

杨逸飞欣然赞同,筮筷弦数向为弦乐器之冠,极难弹奏,五十五弦几乎已是高手极限,但高绛婷以一双秀手竟能独引七十六弦尚且游刃有余。高绛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杨逸飞知晓这十数年来高绛婷的付出和苦练,自然为高绛婷又得一名士知音而欣慰。

杨逸飞当时却不知,康雪烛心下当即已暗中另有谋划。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康雪烛邀请高绛婷入万花谷。数日后,江湖中传出高绛婷被“素手清颜”康雪烛所害之事,杨逸飞惊怒交集,当即将门中大事交予师兄韩非池打理,他自己策马疾驰,连日赶赴万花谷。

杨逸飞听闻此事,本来心中痛惜悲伤、一路上想了许多话来安慰高绛婷。但他见到高绛婷之后,便知道这些话都不必说了。从前所有的人都是为她篮筷曲倾倒,但杨逸飞却知道这个从前的女孩儿、如今的女子一直是外柔内刚的性格,他觉得她的眼睛里包含了很多说不清的情感,她止在像从前在众人面刖隐藏真实情感一般,眼下在自己这个多年挚友面前,也开始隐藏自己了吗?

高绛婷此时受伤双手已由万花谷医圣孙思邈亲手调理,孙思邈对万花谷中人造就这等惨事深感愧疚,是以不惜代价,终是能保有高绛婷这双手的几分灵活。

杨逸飞赶到之后,又用当年先祖杨家“弦指平壶”杨玉荷所创的长歌门秘传之术“天音知脉”以本门音律锤炼气魄意志之法,通过音律与高绛婷指掌内血脉、骨骼、筋络之共鸣,探脉查经查知她手掌内关隘伤情。此法更以内力鸣奏相应音律,平复伤势。

但三日之后杨逸飞却遇见了一个难题,他左思右想,拿捏不准,最后杨逸飞还是不能决断,他肃然向高绛婷询问:“绛婷,你这双手,经医圣老人亲手挽回,已是万幸,我凭长歌门音疗之术探查,如今却是遇上了一个难题,须得你自己定夺。”

“逸飞,你只管讲来吧,人各有命,这事生在绛婷身上,便已如此了,任何结果,我早有心意应对。”

“好,这选择在我看来极为为难,想来你却是一言可定。你这双手,受刀工伤害太深,许多经络都已断绝,我与医圣老人商议,以他生死人肉白骨的‘往生续’涂抹,再加上我以琴音持续贯通受伤筋肉脉络,一年之后,再请唐门中的高手出手施展易容修整之术,这双手恢复你那冰肌玉骨或许有七成胜算。只是这一年之中,这双手绝不可轻动,更莫言你最耗关节指掌的篮筷技法了,待到筋肉长全,想必这双手再也难以弹出繁复艰深的曲子了…”

高绛婷听到杨逸飞这般言说,本如深潭冰冷的眸子却反如有星光点点绽亮了起来:“既然你说难以定夺,那定是另有他途了?”

杨逸飞重重叹息道:“唉!若是他人,我定不会将这法子说予她,但你我关系不同,我却怕若如此一来,日后要让你念上一生一世也不得安宁。”

他右手四指轮流敲击在桌案上,发出交错的叩击声,高绛婷知道,这是杨逸飞遭逢大事之时平定心意的惯常动作。随着叩击声由细密到平缓均匀,杨逸飞终于停了下来:“这第二个法子,却是我想到的了,孙老先生医道无人能及,但这音律之术我却是更为精通了。若是调少孙老先生的‘往生续’用量,再以我长歌‘天音术’持续刺激指掌,期间增加指掌之关节锻炼,却还有五成把握,能保有你那绝代操琴之术,只是……在生肌阶段频繁运使指掌触弦……只怕掌肉再也长不完全。便是日后,只怕这掌上留下的病根,这痛楚,这痛楚我怕……”

“逸飞,你莫怕我忍不下来,若无此路,我也甘心。既然有出路,以你对我的了解,你知道我会做何选择的!”高绛婷的话语温柔,语意却斩钉截铁,没有半点犹豫。

杨逸飞低首转身:“好,绛婷,那便如此,一月之后,你随我回长歌门!”


当杨逸飞推开门走入万花谷的天空下,他缓缓把低着的头抬起,上方三星望月各踞一方,像巨灵般俯视着他,高空中繁星点点,杨逸飞双目中静静忍着的热泪终是忍不住从脸上滑落下来……

高绛婷经过医圣孙思邈的医治之后,芳踪渺渺,江湖中少有人知,这桩风波随着康雪烛逃入恶人谷暂时平息.但在长歌门中.杨逸飞与高绛婷的故事还在延续。

这段岁月中,没有人知道他们二人忍受了多少心灵和身体上的痛苦,半年之后,整筷曲重现江湖,再也没有人能见到传说中的无骨惊弦的玉手,只有与长歌门有接触的江湖人隐隐察觉,长歌门掌门人的性情决断越发凌厉,他的琴音,隐隐带上了一些狂傲杀伐之音,深解音律的大师兄韩非池说,那似是在与某个红颜知己遥遥相和……

又是什么样的红颜,会让仁厚持重的杨逸飞变成这般模样呢?他只想到了时常会在长歌门做客,与杨逸飞鸣琴论剑的高绛婷……

杨逸飞在遭遇高绛婷与康雪烛这样的难题之时,常常会想起当年长歌门中英年早逝的那个挚友,如果他还在,会不会能简单地帮他拿下了“素手清颜”这个魔头呢?

这人便是如今浩气盟七星之一翟季真的哥哥翟伯真。

翟伯真当年在长歌门中,在江湖上都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他料事如神,潇洒倜傥。平日里杨逸飞与翟伯真诗酒风流、武林征战之时,翟伯真文可奇谋百出,武能技压群雄,不过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华年早逝。为此杨逸飞闭门数月,茶饭不思。

季真虽然和哥哥不是双胞胎,但是却长得极为相像,杨逸飞见到他时,常常想起故去的伯真。不过季真也确实很有兄长的遗风,足智多谋,深受杨逸飞的器重。

但他却始终难以习惯别人这样看待他,所以当浩气盟成立之初,他认识了谢渊,两个人的遭遇使得他们觉得相见恨晚,于是他主动要求作为长歌门的代表加入浩气盟,辅助谢渊出谋划策,去将浩气盟带至顶峰,杨逸飞应允了……


江湖中有许多秘密,其中一个,便是长歌门主杨逸飞手中的那把“谪仙人”李太白所赠的折仙剑究竟有多强,杨逸飞究竟会用左手还是右手使这把剑?与一个人为敌,便要了解他的全部手段,但杨逸飞的这张底牌很少暴露在人前。

据说只有一个人或许领教过杨逸飞的剑法,那便是十大恶人中的“素手清颜”康雪烛。

天宝二年,康雪烛秘密出谷,被长歌门下查知消息,正在洛阳的杨逸飞接到消息,携琴剑纵马千里截上了康雪烛,那一战之后,杨逸飞回归长歌门中,康雪烛退入恶人谷,没人知道他们交手的过程和结局。

只是传闻恶人谷谷主王遗风亲自向康雪烛询问杨逸飞的身手时,康雪烛只答道:“他有一把想不到的好剑,更有远超我意料之外的剑法……”

王遗风笑道:“李青莲的传人,一个比一个难缠吗……”

“折仙剑”是李白两把最知名的佩剑之一,后传与三弟子杨逸飞。李白诗中称仙,又被称为文坛的“谪仙人”。

而在江湖之中,他琴剑相伴,一把神剑斩下无数高手恶贼头颅,狂放的李白自称“此剑之下,仙凡折腰”。折仙剑长三尺二寸,剑体经过打磨,强直无屈。它本乃李白游历昆仑结交的好友“掌上乾坤”李文山取收藏的上品宝剑,再由李文山亲手用昆仑“紫金石”镶嵌于剑上,李文山以为唯有此剑方能与李白的神仙风范相配。

但当李白青莲剑气大成之后,改持青莲剑行走江湖,不再使用这把对他来说已经过于华贵的神剑。后此剑被赠予李白三弟子,长歌门主杨逸飞,谁也不知道这把曾经名震江湖的剑在它的新主人手中会有怎样的风采。

不过据说韩非池被弟子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却笑着回答:“这个问题怎么会问到我头上,当然要去问高绛婷啦……虽然他是你们的小师叔,我的小师弟,不过我们在一起时都只谈琴、不动剑的啦。”

这是迄今为止隐元会打探到的唯一或许可靠的消息,关于杨逸飞的武学源流,关于他的那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