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帝国级歼星舰娘<br><big>喷火兽号</big>

猛汉♂百科,万男皆可猛的百科全书!转载请标注来源页面的网页链接,并声明引自猛汉百科。内容不可商用。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帝国第七舰队-标志.jpg
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

萌娘百科诚邀您完善本条目☆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达斯·维达和他的小公主祝您在萌娘百科度过愉快的时光。

帝国级歼星舰娘.jpg
by: Vectorek
基本资料
本名 Imeperial Navy Imperial-Class Star Destroyer
Chimaera
帝国海军帝国级歼星舰娘
喷火兽号
别号 帝王级歼星舰、ISD、统帅级歼星舰
发色 蓝髮
瞳色 绿瞳
身高 1600Metres (1600m)
年龄 (0BBY)19岁
生日 18 BBY期间或之前(帝国形成后1年)
萌点 双马尾女王露背不穿胸罩黑丝袖章露背制服
出身地区 夸特动力船坞
活动范围 全银河系
所属团体 银河共和国、星球大战银河帝国.png银河帝国
个人状态 迷失于超空间中
亲属或相关人
星战娘化汇总→Template:星球大战事物萌娘化

主人:米特索龙努罗多元帅

帝国:执行者号娘阿奎滕斯级轻型巡洋舰娘突袭者II级轻型巡洋舰娘(帝国)

姬友CR90级轻型巡洋舰娘


帝国级歼星舰娘是《星球大战》中帝国级歼星舰(英语:Imperial Class Star Destroyer)的拟人化萌娘。

作者Vectorek选择了特定的战舰“喷火兽号”(英语:Chimaera)作为代表,绘于2017年。设定图中的名称文字内容为:Imeperial Navy Imperial-Class Star Destroyer Chimaera,意为“帝国海军 帝国级歼星舰 喷火兽号”。

立绘

简介

这艘帝国级的身份非同一般——她是银河帝国的唯一的元帅索龙的旗舰,从她制服背后的喷火兽(奇斯的一种生物)图腾就可见一斑。当叛军们见到她时,就应该意识到全银河最强大的军事家已经屈尊降临,带来毁灭和稳定。

因为索龙的身份,她的制服——不,衣物已经随她喜好——是帝国海军中极为罕见的白色,即使在群英云集的“死亡分舰队”也找不到第二个有此特权的舰娘。权高位重让年轻的她的女王气质愈发浓重,此高贵绝非趾高气昂——有实力而不做作,位高权重而更加冷静,这是军事天才索龙元帅的贯彻理念。

顺带一提,连体制服的图腾部分贵得要死,毕竟能把衣料镂空成纹身的样子的裁缝,寻遍内环也未必能找到。


Rebel中的喷火兽号

喷火兽号是一艘帝国I级歼星舰,是帝国唯一的非人类的高级将领索龙元帅的旗舰,隶属索龙的帝国第七舰队。喷火兽号相比其他ISD,最显著的特征是舰底的喷火兽(chimaera)——奇斯的一种凶猛的三头生物——的图腾。首次出现在旧正史的小说《索龙三部曲》中,舰长为吉拉德·佩雷恩;在新正史中再次登场于动画《义军崛起》第三季,仍旧陪同着索龙元帅,继续作为本作最终反派真·主角的旗舰。

结局

新正史:索龙在阿托隆战役大获全胜后,率第七舰队返回洛塔以彻底击败洛塔的反叛势力,但舰队被前来协力埃兹拉·布里奇的普尔褶鲸(Purrgils)主角开挂重创,战斗最后,缠斗的索龙和埃兹拉随着喷火兽号一起消失在超空间中,作为本作的结局。喷火兽号将陪同传奇的索龙元帅直到永恒。

原型

帝国级歼星舰,由夸特动力船坞设计并建造,帝国的绝对主力战舰。以下将分I级与II级分别讲述。

帝国I级

帝国I级歼星舰,由夸特动力船坞设计并建造,从克隆人战争末期便开始投产,当时被称为统帅级歼星舰(Imperator class Star Destroyer)。帝国时期,帝国I级才开始大规模建造。

配置

帝国I级继承了前辈欢呼者级、猎兵级、胜利I级的楔形结构,但1600m的长度相当于欢呼者级、胜利I级的2倍之长,比猎兵级还长445m。帝国I级由3个KDY的毁灭者I级亚光速离子引擎和4个备用赛格努斯星际车间的吉门4级亚光速离子引擎驱动。装有2级超光速发动机和8级备用超光速发动机,远程传感器和KDY的ISD-72x偏导护盾发生器。

帝国I级的火力远比猎兵级强得多,装有60门泰姆&巴克XX-9型重型涡轮激光炮组、60门博斯特NK-7型离子炮,6门双联重型涡轮激光炮塔、2门双联重型离子炮塔、2门双联重型涡轮激光炮、3门三联中型涡轮激光炮、2门中型涡轮激光炮和10个费埃龙Q7型牵引光束发生器。

帝国I级能装载48架TIE标准战机、12架TIE轰炸机、12架TIE截击机、20个AT-AT、30个AT-ST、30个AT-DP、15艘ITT、8艘兰姆达穿梭机、1艘CR90级、至少2架74-Z飞行摩托、数艘泰兰德穿梭机、X翼战斗机和1艘YT-1300型轻型货船。能搭载9235名帝国军官、27850名船员、9700名风暴兵、72名TIE战机飞行员、40名AT-AT驾驶员、60名AT-ST驾驶员和30名帝国运输载具驾驶员。

分析

西迪厄斯在当学徒时,就经常幻想今后将建立的跨银河系规模的帝国是怎样的。那时,绝地已经灭绝,而将有数万艘歼星舰监管着银河系的每一个角落。在克隆人战争末期,最高议长帕尔帕廷与夸特人商议过后,夸特人便着手设计一艘新战舰:Imperator级。共和国参议院听闻这个计划后不寒而栗:只有1000年前西斯人建立的帝国才有Imperator,夸特人忙解释道,Imperator的意思是统帅,并非皇帝。帝国成立之后,可能是有更宏大的造船计划要设计,皇帝认为“皇帝级”一词另有他用,长1600m的战舰虽然是当之无愧的帝国主力,但要彰显皇帝的雄威,1600m是远远不够的。既然是帝国舰队的主力,那就叫“帝国级”吧。

统帅级最初设计时,虽然装甲更厚、火力更强,但载机量不足,且防御漏洞巨多。指挥官们常常调侃道,统帅级根本就不是用来参战的,就是个共和国版的慷慨级。事后证明,他们说的完全正确,因为她们的任务根本就不是去参战。克隆人战争其间,统帅级和胜利I级一样,数量极少且很少参战。帝国建立之后,夸特动力船坞接收了新帝国的新造船计划,撤下了几乎所有在建的共和国战舰,将大部分船坞用来建造新时代的主宰战舰——帝国I级。此时,在方多、科雷利亚、林戈文达、伦迪利等重要船坞星球,帝国I级也火速投产。不出1年,帝国I级已经参与了镇压叛乱星球的任务,例如塔金镇压索·格雷拉的萨利恩特战役:虽然主要是猎兵级参战,但塔金的帝国I级旗舰女执行者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之后的蒙卡拉入侵中,只有3艘帝国I级参与战斗,没有其他猎兵级配合。

帝国I级的主要作用还是担任行星安保和陆地叛乱镇压,当陆地叛军无法控制时,可以直接轨道轰炸以支援平叛。帝国I级的好处只有巨舰重炮,面对陆地叛乱时极为有效,而其成堆的缺点在太空战中便暴露无遗。例如,火力过剩但点防御炮塔不足,面对以战机为主的义军时便无能为力;火力分布不均,舰炮主要分布在上方,下方舰炮极少;反应堆突出于舰体下方,很容易受到攻击;偏导护盾发生器在舰桥上方,极易被义军战机攻击,简直弱智;自动化程度不够(说实话邦联战舰再烂至少自动化行,能装更多舰库、设施等),舰体设施、舰库过少;高耸的舰桥很容易被战机直接攻击,没有意义。帝国初建立时,只有个别星球零散的叛乱。在镇压陆地叛乱方面,帝国I级能发挥出比猎兵级更好的效果。但当面对义军同盟组织性的太空游击战时,帝国I级的纸老虎性质便暴露无遗。

经历

明坂战役中,至少有2艘帝国I级在明坂支援地面进攻。在叛变的帝国陆军士兵汉·索罗大闹科索尔之后,一艘帝国I级被调往那里用于平息事端。在镇压博赤·泰勒的叛军的过程中,3艘帝国I级,包括塔金的女执行者号,在塔图因湾碰上了泰勒的神意级清晰之声号,并最终将其摧毁。

虽然帝国声称带来秩序,但海盗、走私集团甚至赫特空间之类的流氓军阀依旧存在,而帝国I级并没有部署到这些犯罪猖獗的星球。帝国也并非不想消灭他们,而是更乐意在利用他们以后扫清他们。可能在皇帝设想的万年帝国中,所有违抗秩序者都已被扫除。

自从14BBY之前,帝国II级便设计成功,开始投产。到了9BBY,夸特动力船坞率先停产帝国I级,全部改造帝国II级,蹂躏者号是夸特的最后一艘帝国I级。其他船坞星球也纷纷效法。到了5BBY,几乎所有帝国I级停产。

一秩崛起初期,帝国级依旧是一秩的主力战舰,后来逐渐被复兴级代替。到了图阿诺战役期间,依旧有帝国I级服役于一秩海军,而到了后来的欧伊赤战役就没有帝国I级了。同样在帝国时期设计的长矛级战略巡洋舰除了轴向超级激光巨炮外,完全照抄了帝国I级的结构,只不过长度是后者的1.5倍。

趣事

正史关于帝国I、II级替换的描述是,5BBY时大多II级开始投产,I级停产,蹂躏者号是最后一艘I级。

但1. 14BBY时,凯斯提斯进攻位于努尔的帝国裁判庭时,有数艘帝国II级镇守努尔。

2. 9BBY时,克诺比帮助“支点”叛军,参加了贾比姆战役。而当时蹂躏者号已经建成

故这里判断:帝国II级在14BBY前便设计成功,开始投产;夸特在9BBY时停产I级;而5BBY时全银河系的船坞星球才停产I级。

帝国II级

帝国II级歼星舰,由夸特动力船坞设计并建造。从14BBY开始生产,到了5BBY逐渐取代了帝国I级。

配置

超光速发动机、推进引擎与帝国I级相同,装载的舰炮居然比帝国I级还少1门。装有60门涡轮激光炮组、60门重型离子炮位、8门八联涡轮激光炮座、6门双重震荡导弹发射塔和10个牵引光束发生器。如此,帝国I级装有135门炮,帝国II级装有134门炮。

分析

从14BBY前,帝国II级便开始投产。而到了9BBY,夸特率先停产帝国I级,全部生产帝国II级,其他船坞星球纷纷效法。到了5BBY,几乎所有帝国I级的生产线被换成帝国II级的。然而,除了舰桥上的牵引光束发生器换成远程通信塔之外,帝国II级相较于帝国I级没有任何长进,继承了后者所有缺点。银河内战其间,帝国II级数量远多于帝国I级,因此前者比后者更常被义军欺负。虽然帝国残余的主要战舰是帝国II级,但一秩崛起时,大多服役的战舰是帝国I级,属实让人摸不清头脑。


其他著名成员

  • 女执行者号:高级星区总督威尔赫夫·塔金的座架,是帕尔帕庭皇帝对其失去的”腐肉尖峰号”的补偿。和维达的超级歼星舰“执行者号”并无关系。出现在手游银河英雄传中,是黑暗面的基础战舰,但简中翻译成了“执行者号”

注释与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