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雲霞/書齋/論審查制度
“ | 我不指望誰能看到它,但是如果誰看到它,我希望他能思考它 | ” |
Q:『我喜歡的畫師忽然變成反華分子了,我想把他畫裡的私貨塗掉再保存下來,只保留乾淨的部分,請問這樣合理嗎?』
A:十世紀以降的公私審查機構,會把一部書裡「骯髒」的,「政治不正確」的,「民眾不宜」的內容修改塗抹掉再出版,「只保留乾淨的部分」。小者如金瓶梅,大者如四庫全書。這被稱為「潔本」。也有的並不稱為潔本,因為修改者並不希望任何讀者知道他們進行了修改。
十九世紀的某些地方教會,從天主教到新教,會給他們無法接受的裸體作品畫上衣服。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解放後第一幅出現裸體的公開畫作「潑水節」,也一度被蒙上物理的紗衣。總設計師親口放行的「我看可以嘛」並沒能讓它一路綠燈地闖過中國意識轉折時期的驚濤駭浪。
過去的二三十年裡,各種境外與國外影視劇中,被視為「反華」或「不適宜內地觀眾」的內容會被剪切,之後感到剪切對自己的伎倆而言太露骨,便打碼。再之後感到打碼對觀眾的體驗而言也太露骨,於是依舊剪切。如果剪切和打碼都不能達到目的,就整集整部切掉。
而在最近的日子裡,我們看到,某些被認為不適宜的歌詞要被修改,無法修改歌詞就索性修改字幕。
為什麼我要對你舉這些例子?我是想告訴你,你這樣做合理,非常合理。
無論個人抑或集體,都樂于欣賞和傳播美好,同時不得不拒絕「醜惡」。藝術作品是美好的載體,也可以是醜惡的載體,不認為它是美好,它便是美好。你認為它是醜惡,它便是醜惡。
因為作為受眾,你與創作者不一定同在一陣營一立場。政治也好,倫理也好,其它意識形態也好,你總有可能發現喜歡的作者,在作品中展現出與你堅持和堅信的某些東西相衝突的要素。你喜歡這作品,但不能接受這些被你稱為「私貨」的要素,怎麼辦?
如果不徹底將其屏蔽於你的視野之外,實際上你只剩下一種選擇:塗抹,裁切,製造「潔本」。
是的,非常合理,這樣對你是最為合理的,甚至對創作者而言也是最佳選項——至少他的作品沒有在你這裡被拒絕,至少你還是認可了他的一部分創作而沒有徹底否定。
但我只想提醒你,我在開篇所舉的,為你的所作所為的合理性背書的每個例子,都在被嘲笑。被無情地嘲笑。
被後代人嘲笑,被當代人嘲笑。被外國人嘲笑,被本國人嘲笑。被反對者嘲笑,被支持者嘲笑。甚至那些親自揮舞着剪刀和紅筆,激昂奮發,人莫予毒的戰士,時過境遷,深夜靜思,未嘗不爽然自笑。
你現在想這樣做,你想塗抹掉一個「反華」者的私貨。你有無比堅實的理由,相信你這樣做是正確的。是啊,你的理由不可動搖,可歌可泣。你的理由高屋建瓴,氣勢磅礴。你的理由象徵和關係着一個偉大民族的苦難與復興,承載着百年的悲壯歷史與眼前的危機現實。我自己也未嘗不真心地相信這一切。
但是我實在地告訴你,沒有用。一點用都沒有。時過境遷,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歷史化為教課書上的寥寥數語,而藝術作品如藻屑般湮沒於創造的大海。唯有嘲笑會永存。那些為了立場而篡改藝術表達的人們,對他們的嘲笑會如死神般永生。
你會被嘲笑,被現在和未來的人們,或許也包括過去的孤獨鬼魂和未來的你自己。你做好準備了嗎?你願意接受嗎?那麼就拿起你小小的虛擬筆刷,做一個孤高的審查者吧。
……噗
by 羅森店員和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