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黑洞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沒有人能跑得掉
Black hole - Messier 87.jpg
第一張黑洞照片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黑洞
相關條目 宇宙空間

黑洞(black hole)顧名思義就是黑黑的洞是一類質量很大,體積很小,密度很大的天體。又名灰洞

定義

由一個只允許外部物質和輻射進入而不允許物質和輻射從中逃離的邊界即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所規定的時空區域。

簡介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當一顆恆星的質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突然發生坍塌,恆星強大的引力場會向自身收縮。這樣的恆星在宇宙中會形成一個「黑洞」。According to Einstein’s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s mass is added to a degenerate star a sudden collapse will take place and the intense gravitational field of the star will close in on itself. Such a star then forms a 『black hole’ in the universe.
——《科學新聞快報Science News Letter》,安·尤因Ann Ewing,1964年1月18日

黑洞一般是大質量恆星在生命末期因自身重力坍縮而成(原初黑洞除外)。

理論上,只要假設一個物體以光速進行圓周運動,其速度即便達到光速所產生的離心力也不足以脫離天體就會形成黑洞,那麼根據萬有引力公式(F=GMm/R^2)以及動能定律(E=1/2mv^2)就可以得到勢能為(萬有引力乘半徑)GMmh/R,當動能與勢能相同時才能脫離天體表面,即1/2mv^2=GMm/R,化簡後v^2=2GM/R,由於默認了v=c,其結果就是R=2GM/c^2,這個結果就是史瓦西半徑。因此,理論上只要把一個物體壓縮到它的史瓦西半徑以下,這個物體就會變成黑洞,準確的說史瓦西黑洞(也叫尋常黑洞)。

但根據萬有引力定律推算出來的黑洞其實並不準確,因為大質量會使得時空扭曲,如果黑洞天體有着一定的自旋角動量它就會拉扯着周圍的時空一起旋轉,並且對其內部的時空也有影響。

在黑洞的命名問題上,由於假定的黑洞的逃逸速度要超過光速,所以就連光本身都無法離開,但是在廣義相對論中世界上沒有東西可以比光還快,所以不可能有存在從黑洞中逃逸的物質。因為沒有光子能夠從黑洞反射到眼睛裡,所以黑洞比地球上任何黑色都要黑,類似於物理學上的「黑體」,因而得名「黑洞」。「黑洞」這一名詞,可考情況下最早於1967年12月29日由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次題為「我們的宇宙:已知與未知Our Universe:the Known and Unknown」的公眾講座中正式提出,但黑洞這一概念的形成則遠遠早於這個時間。在此之前,18世紀的英國物理學家約翰·米歇爾John Michell在寫給英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亨利·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的信件中,提到關於黑洞的概念時使用的則是「暗星」這一說法,而那時的人們則用「凍結星體」或「塌縮的星」等來描述黑洞。唯一可知的記錄是1964年1月18日美國女科學記者安·尤因Ann Ewing在《科學新聞快報Science News Letter》上發表的一篇關於「黑洞」的短文中首次使用了「黑洞」這一名詞。

然而現在我們又知道並不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從黑洞逃離的,在1974年史蒂芬·霍金提出了黑洞輻射這一概念。由於在真空中會瞬間憑空產生許多的正反粒子對,然後湮滅把能量又還給真空,就像無事發生一樣,但是當這一過程發生在黑洞視界上時,就會有其中一個粒子掉入黑洞,而另一個粒子就會被往反方向噴射到無窮遠(有點類似把拉長了的皮筋剪斷的感覺),而這一動能則必須由黑洞的質量提供。

黑洞不會主動掠奪伴星的物質,而是被伴星餵大,而且是慢嚼細咽,伴星提供的物質並不會直接掉進黑洞,而是先在黑洞外圍形成吸積盤,再慢慢從吸積盤掉進黑洞如果你靠近黑洞,會被拉成麵條狀,最後崩解成原子。因為速度不一樣所以會產生摩擦,讓吸積盤上的物質轉速變慢,最後掉進黑洞裡。因為摩擦而產生高溫,所以會發出強烈的X射線和伽瑪射線穿透力和破壞力能秒殺人體組織

另外,理論上也並非只有大質量恆星通過引力坍縮才能形成黑洞,也有名為「原生黑洞」的猜想。原生黑洞是指宇宙大爆炸時因為大爆炸的瞬間產生的極其強的力量,將一些物質極限壓縮,達到了黑洞的形成條件,從外部被強行擠壓成為了黑洞。但原生黑洞目前並沒有被實際發現,而是只存在於理論中,很有可能它們中的大部分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被蒸發殆盡了。

因為黑洞的概念太怪異了,所以當它被提出時很多科學家並不認為宇宙中真的存在黑洞,包括【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

雙星系統天鵝座X-1是人類於1971年最早觀測到的黑洞。曾經,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與基普·索恩打賭,霍金認為天鵝座X-1不是黑洞。但是1990年的時候霍金讓步並投降認輸,因為觀測證據顯示在天鵝座X-1中存在有引力奇點。

2019年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的科學家發表了對M87星系中心黑洞進行觀測得到的影像,這是人類首次對黑洞進行直接觀測。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黑洞相關研究人員。

2021年,EHT公布了最新的一張黑洞照片,該照片的主角是M87星雲不是那個奧特曼系列光之國等所在的M78星雲,於2017年4月攝得,該黑洞外圍有宇宙塵埃包圍,是首次發現黑洞亦有陰影的證據。

類型

按組成

  1. 暗能量黑洞
  2. 物理黑洞

按物理特性

根據美國物理學家、物理學思想家、物理學教育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提出的「黑洞無毛定理」,無論什麼樣的黑洞,其最終性質僅由質量(M)、角動量(J)、電荷(Q)確定。
黑洞本身具有大質量,決定物理類型的則是角動量與電荷。
根據角動量與電荷的不同,進行笛卡爾乘積後可分為四種不同類型。

是否帶電\是否旋轉 不旋轉 旋轉
不帶電 施瓦西黑洞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不旋轉不帶電黑洞)
克爾黑洞Kerr black hole
(旋轉不帶電黑洞)
帶電 賴斯內爾-諾德斯特洛姆黑洞Reissner-Nordström black hole
(不旋轉帶電黑洞)
克爾-紐曼黑洞Kerr-Newman black hole
(旋轉帶電黑洞)

極端與事件視界崩潰情況:
角動量與電荷的具體限制公式為:J²/M²+Q²≤M²,因此角動量與電荷均不能過大,否則會導致極端特性。
如果繼續增加則會導致角質比或荷質比失衡,使黑洞內事件視界與外事件視界重合,從而導致事件視界崩潰,出現裸奇點或裸奇環。
進行笛卡爾乘積後會有以下情況發生(原本不存在對應角動量與電荷的情況則不作考慮)。

黑洞類型\極端特性與事件視界崩潰 角動量增加 角質比失衡 電荷增加 荷質比失衡
施瓦西黑洞Schwarzschild black hole
(不旋轉不帶電黑洞)
(無角動量) (無角動量) (無電荷) (無電荷)
賴斯內爾-諾德斯特洛姆黑洞Reissner-Nordström black hole
(不旋轉帶電黑洞)
(無角動量) (無角動量) 極端賴斯內爾-諾德斯特洛姆黑洞extreme Reissner-Nordström black hole 裸奇點naked singularity
克爾黑洞Kerr black hole
(旋轉不帶電黑洞)
極端克爾黑洞extreme Kerr black hole 裸奇環naked ringularity (無電荷) (無電荷)
克爾-紐曼黑洞Kerr-Newman black hole
(旋轉帶電黑洞)
極端克爾-紐曼黑洞extreme Kerr-Newman black hole 裸奇環naked ringularity 極端克爾-紐曼黑洞extreme Kerr-Newman black hole 裸奇環naked ringularity

※施瓦西黑洞、賴斯內爾-諾德斯特洛姆黑洞僅存在於理論上,因為實際情況下的天體必然帶有自轉現象,從而獲得角動量,而這兩者都是物理學上的絕對靜止,因此不存在於實際情況。
※賴斯內爾-諾德斯特洛姆黑洞、克爾-紐曼黑洞僅存在於理論上,因為雖然黑洞可以帶有電荷,然而實際情況下的黑洞會吸收周圍環境的所有正負電荷,導致電中性從而電荷為零,因此不存在於實際情況。
※根據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哲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提出的「宇宙監督假設」,如果產生一個奇點,就必然會有一個事件視界隨之形成,因此暫且認為在實際情況下,裸奇點或裸奇環不存在。
※在質量、角動量、電荷三者中,由於實際情況中的黑洞沒有電荷,僅存在質量與角動量,因此天體物理僅將角動量用歸一化的無量綱自旋參數來表示,其絕對值的變化範圍在0和1之間——0代表理論上的施瓦西黑洞(不旋轉),1代表極端克爾黑洞(角動量上限),自旋參數的正負號代表了黑洞自旋和吸積盤的轉動方向是否一致:一致為正,否則為負。
※根據以上論據,宇宙中存在的黑洞幾乎均為克爾黑洞[1]或極端克爾黑洞[2],其餘所有黑洞類型均為理論或計算解。

按質量

  1. 恆星質量黑洞(stellar-mass black hole,sMBH)
  2. 中等質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IMBH)
  3. 大質量黑洞(massive black hole,MBH)
  4. 超大質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SMBH)
  5. 特大質量黑洞(ultramassive black hole,UMBH)
  6. 絕超質量黑洞(hypermassive black hole,HMBH)

娘化形象

主條目:黑洞娘

相關作品

黑洞是天文物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題材之一,科幻小說、電影甚至報章媒體經常將黑洞作為素材。因為它太帥了!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如有需要添加的內容,請自行編輯添加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勿問為什麼沒有oo?
關於能夠操縱黑洞及相似物質的能力者,詳見黑洞能力
  • 逆A高達》:作品裡面WD-M01 倒A高達的動力源「間斷性超震盪量規坍縮堆(Discontinuous Hyperoscillation Gauge Collapsing Pile,簡稱DHGCP)」本質上就是把一個人造微型黑洞塞進發動機裡當做動力源。
  • 哆啦A夢》:哆啦A夢的道具之一「迷你黑洞」,是用於模擬真實黑洞的模型,可以吸收任何物體。
  • 星遊記》:彩虹海就位於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內。
  • 《星際穿越》
  • 地球上突然出現了一個無底洞,它可以容納人類製造的一切垃圾——《餵——出來》最後都回來了
  • 飛越巔峰》:「太陽系絕對防衛線作戰」中,人類的武裝力量(地球帝國宇宙軍)在反攻宇宙怪獸集結地的戰鬥中,Gunbuster引爆縮退爐,利用黑洞炸彈消滅99.89%的宇宙怪獸,同時副作用是摧毀了雷王星,吞噬雷王星90%的物質。
  • 斗羅大陸外傳唐門英雄傳》:斗羅神界被時空亂流捲走,掉進黑洞。唐三和黑洞中的其他幾個神界聯合,終於逃出生天。
  • 物語系列》:故事中出現的「黑暗」,其吞噬物體的行為與黑洞相似,在作品中也經常被形容為黑洞。
  • 玻璃艦隊》:本作品出現的「南十字星神教」所崇拜的「南十字星神」事實上是個黑洞。
  • 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戰爭》&《命令與征服3:凱恩之怒》:思金人的超級武器裂縫產生器能夠製造黑洞對範圍內單位造成傷害。打建築很丟人←誰叫你是持續傷害
  • 守望先鋒》:傑出的天體物理學家希爾伯倫·德·柯伊伯是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先驅,他的一場國際空間站上的實驗事故形成了短暫的黑洞,儘管德·柯伊伯只在黑洞的能量中暴露了一小段時間,卻還是受到了嚴重的精神傷害,他周圍的區域開始產生奇怪的引力波動,附近的引力大小都會隨着他的情緒而產生起伏。
  • Apex英雄》:角色地平線的絕招便是向前方丟出一顆能釋放小型黑洞的無人機。
  • 遊戲王》:有一張名為「黑洞」的魔法卡,效果是破壞場上所有怪獸。在動畫《遊戲王DM》中也有登場,首次登場並非是決鬥而是在KC公司的五大老發明的決鬥怪獸冒險遊戲中,武藤遊戲考慮到這張卡會涉及到全場怪獸就先讓孔雀舞召回了「女武神」,然後本想發動這張「黑洞」來破壞天空中無數的怪獸們,誰知道被趁機發動效果的「青衣忍者」給阻止了。後來的劇情中乃亞也用這張卡來破壞了海馬的強力怪獸。
  • 無主之地系列》:亥伯龍公司的曾任CEO帥傑克在兩個黑洞中間建了一座名為「帥傑作」的巨型空間站。《無主之地3》DLC劇情結尾處,亥伯龍餘孽靚仔哥見打敗主角無望,遂在戰死前輸入命令將帥傑作開向其中一個黑洞。因帥傑克影分身貢獻出義肢「神之手」覆蓋掉了命令,空間站得救。

注釋

  1. 例如人類歷史上首次直接探測到的雙黑洞合併,引力波事件GW150914,其自旋參數值為0.67。
  2. 例如人類歷史上確認的第一個黑洞,天鵝座X-1雙星系統的中心黑洞,其自旋參數值為0.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