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span style="border:1px solid #333;">金田伊功</span>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粉色大猛字.png
猛漢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主要作品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猛漢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Wikinews tag obituary.svg
這是一個已故現實人物的條目。惡意添加無中生有、過分惡搞等不客觀中立的內容,將可能導致你被警告乃至封禁
因為金田伊功可是動畫界的圓谷英二啊,我相信(他所帶來的)這種想像力的源泉。
——動畫評論家冰川龍介[1]
金田伊功
Kanada Yoshinori.png
本名金田かなだ 伊功よしのり
(Kanada Yoshinori)
國籍日本
出生1952年2月5日
逝世2009年7月21日(2009-07-21)(57歲)
職業動畫師
活躍年代1970~2009
相關人士友永和秀
山下將仁
大張正己
今石洋之
代表作品
幻魔大戰(1983年)
風之谷(1984年)
BIRTH(1984年)
天空之城(1986年)

金田伊功(日語:金田 伊功かなだ よしのり)是日本著名動畫師,其所開創的諸多動畫表現手法對後世的動畫家有深刻影響。

簡介

1952年金田伊功出生於奈良縣。少年時期,其受宮崎駿所作動畫的影響決定日後從事動畫事業。在接受動畫相關專業技能的學習之後,其於1970年加入東映動畫,並在之後師從荒木伸吾野田卓雄繼續學習與參與動畫製作。在20世紀70年代金田伊功逐漸在動畫業界嶄露頭角,尤其在機械人動畫的製作中備受矚目。

20世紀80年代,憑藉《銀河旋風無賴我》《幻魔大戰》等作品中極其富有個人特色的作畫,金田伊功逐漸收穫了一批其個人作畫風格的追隨者,這些人在之後被稱為「金田追隨者」[2]。在整個80年代中金田伊功及其追隨者與效仿者在日本動畫業界颳起了一陣「金田系」的旋風,在吉卜力製作的著名動畫電影風之谷天空之城中其都排在原畫人員名單的第一位,被宮崎駿稱為「原畫頭」[3]

20世紀90年代後,「金田系」的旋風逐漸褪去,而21世紀後金田伊功本人的製作方向也轉向了遊戲領域。

2009年7月21日,金田伊功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57歲。去世後,大量日本動畫業界知名人物聯署發起了自主性的追悼會,動畫雜誌《Animage》在2009年9月號專門製作了刊頭特輯以紀念金田伊功。

金田系

金田伊功在其作畫中加入了大量富有個人特色的特殊表現內容,在20世紀80年代後這些特殊的表達手法被金田追隨者們所廣泛模仿與發展,蔚然成風,因此常常將這一系列特殊表現手法稱為「金田系」或「金田流」。在金田伊功之後,山下將仁大張正己今石洋之龜田祥倫小池健等等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原畫師們將金田伊功所創立的作畫風格不斷繼承、演進、發展,使得「金田系」在其熱潮退卻後依舊不斷被人提起,成為了日本動畫中獨特的一個流派,也對日本動畫的風格化有着深刻的影響,甚至影響了漫畫和日本以外國家動畫的發展。

總的來說,金田系作畫風格主要以在有限動畫製作下極其誇張的運動和變形,以此來給觀眾震撼感為特點,而金田伊功本人又開創了一些具有鮮明特徵的表現手法:

  • 金田透視:極其誇張地扭曲透視,試圖給予觀眾強大的壓迫感的透視手法。
  • 金田姿勢:以金田跳為代表的,將身體尤其是關節部分進行高度扭曲的動作繪製手法。
  • 金田特效:在光束和爆炸場景上塗上凹凸不平的形狀的特效繪製手法。
  • 金田光:將光反射所產生的畫面用圓形的重疊來描述的繪製手法。
  • 金田龍:將閃電或火焰繪製成龍形的一種表現手法。

主要作品

(待補充)

註釋與外部連結

  1. 金田伊功GREAT: 氷川竜介評論集
  2. 劉暘. 日本金田系動畫風格研究. 山東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2017.
  3. 【轉載】宮崎駿回憶金田伊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