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萌娘百科:內容管理方針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Commons-emblem-success.svg
這個頁面「萌娘百科:內容管理方針」是萌娘百科現行的方針
  • 方針的文本已經過社群商議,並被採納;
  • 用戶應遵循該方針所述內容
  • 如對其內容存在疑問,請優先到討論版發起相應討論;
  • 如果方針確有必要修改,請發起相應的提案。

萌娘百科立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內容均應符合中國價值觀。

本方針用於規定萌娘百科的內容管理政策及其應對措施,適用於萌娘百科內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頁面內容、編輯摘要、圖片、音視頻、用戶名等所有信息服務內容)。

應當被立即刪除的內容

本節內容規定不得出現在萌娘百科中的內容,未盡之處可參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佈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

  1. 涉及政治敏感或審查相關:
    • 反對憲法基本原則、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內容;
      • 例如: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界的世界地圖、全國地圖,應完整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含部分遊戲內地圖);
      • 例如:禁止展示「雪山獅子旗」「藍底星月旗」等分裂勢力所使用的非法旗幟,禁止使用分裂勢力所使用的用語等。
    • 攻擊、醜化、未能以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客觀視角描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內容;
      • 例如:禁止進行所謂萌娘化相關現實人物、以「玩梗」名義插入主觀評價等行為。
    • 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內容;
  2. 包含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內容;
  3. 展現血腥、驚悚、殘忍等致人身心不適的或是其他令人感到嚴重不適、不安、恐懼、驚嚇的內容;
  4. 針對特定人士的人身攻擊,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名譽、私隱和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
  5. 竊取用戶密碼等安全及私隱信息或阻礙界面功能正常運作的惡意代碼性內容;
  6. 禁止冒充任何人或機構,或以虛偽不實的方式謊稱或使人誤認為與任何人或任何機構有關;
  7. 欺詐性或存在顯著事實性錯誤,且並非是客觀正常引用介紹惡作劇、梗等信息的內容;
  8. 非介紹事物必須的、與頁面主體內容無關的廣告性質內容;
  9. 不適宜的外部連結(連結指向存在上述情形之一的網頁等)。

若發現需要立即刪除的內容,維護人員有義務立即採用回退、掛刪/刪除、版本刪除、監督等方式進行處理。

引入1-5條內容的用戶將被視為嚴重破壞,管理員可視情形直接執行永久封禁,無需在用戶討論頁留言。引入6-8條不宜內容的用戶可參照反破壞方針從重處理。

管理員可視情形選用「阻止用戶在封禁期間編輯自己的討論頁」「自動封禁該用戶最後使用的IP位址」等選項。萌娘百科運營方有權保存證據,提交至上級主管部門,並對相應破壞者進行追究。

涉港澳台規範

本節規定頁面內容涉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相關內容時應使用的規範用語,未盡之處可參考中央台辦、外交部、中央宣辦出台的《關於正確使用涉台宣傳用語的意見》。

台灣

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但考慮到台灣同胞的心理感受,在頁面內涉及台灣時應稱呼為「台灣地區」。「台灣省」一般僅在需列舉中國統計數據時使用,如統計數據不包含台灣數據時稱「不包含台灣省」。

涉及到現時台灣地區的行政區規劃的,可選擇直接使用原本的稱謂。

對金門、馬祖等地,可直呼為金門、馬祖,不冠「台灣地區」等詞彙。

政治、法律與軍事
  • 對1949年10月1日之後的台灣地區政權,稱「台灣當局」(可簡稱為台當局)。對台灣方面各機構有爭議的部分,如所謂「總統」「行政院」「文化部」等,應變通處理作「台灣當局領導人」「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台灣文化事務主管部門」。
  • 不含敏感內容且名稱無爭議的台灣當局機構(如台灣鐵道管理局),可選擇使用全稱。
  • 對台灣當局及其所屬機構的法規性文件,不得稱為「憲法」「法律」「法規」,應稱「台灣地區有關規定」。其他情形(如各式官方文書等)應加「所謂」與引號,不得使用書名號,或進行其他變通處理。
  • 對台灣地區的軍事力量,在不引發爭議的情況下可稱「台軍」或變通處理為「台灣地區海/陸軍」。涉及1949年至20世紀七十年代的情況,可稱呼「國黨軍隊」等詞彙。
企業、團體、文化教育等機構
  • 若沒有爭議,台灣地區的民間團體、企事業單位等(如台灣角川),可使用原名。其他涉及到台灣的組合詞,若沒有爭議的情況下也可使用原名。
  • 對帶有「中國」「中華」字眼的民間團體及企事業單位,如台灣「中華航空」「中國美術學會」等,可以在前面冠以「台灣」直接稱呼,不用加引號。
  • 對台灣與大陸名稱相同的大學和文化事業機構,如「清華大學」等,應在前面加上台灣、台北或所在地域,如「台灣清華大學」。
  • 對冠有「國立」字樣的學校和機構,使用時均須去掉「國立」二字。如「國立台灣大學」,應稱「台灣大學」。「國小」「國中」,應稱「小學」「初中」等。
國際活動

國際活動中涉及台灣時,無特殊規定情況下稱「中國台灣」或「中國台北」,該稱呼不得濫用於非國際活動中,且不得以國家的名義與中國並列。

特別地,「中華台北」「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僅在兩岸有約定的情況(如奧運會、世界衛生大會、世界貿易組織關稅區)時使用,不應濫用。

旗幟使用

台灣地區沒有旗幟。若存在確需使用之情形,應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代表台灣地區。

部分特定情形下(如奧林匹克等部分賽會等)可選用中國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旗(梅花旗)Flag of Chinese Taipei for Olympic games.svg[[File:Flag_of_Chinese_Taipei_for_Olympic_games.svg]])。

其他注意事項
  • 不使用「台語」這一說法,應使用「閩南語」或「台灣閩南語」,亦不使用台灣所謂「國語」,上述兩種情況無法迴避時應加引號。涉及兩岸語言交流時應使用「兩岸漢語」,不稱「兩岸華語」。
  • 對台灣少數民族不稱「原住民」,可統稱為台灣少數民族或稱其具體的名稱,如「阿美人」「泰雅人」。

香港、澳門

香港、澳門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因此除非是與歷史中不同時期的港澳區分(英佔香港、香港日佔時期、葡佔澳門),或國際場合需要,一般不必為香港、澳門都加上「中國」的前綴。

歷史稱呼
  • 主權恢復前對香港、澳門的稱呼,稱「香港(英佔)」(「英佔香港」)、「澳門(葡佔)」(「葡佔澳門」),禁止稱為「英屬」「英治」或「葡屬」「葡治」。
  • 回歸前的香港、澳門地區當局,稱「英國殖民當局」(「港英當局」)、「葡萄牙殖民當局」(「澳葡當局」),禁止使用「香港政府」「澳門政府」二詞。
旗幟使用
  •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Flag of Hong Kong.svg[[File:Flag_of_Hong_Kong.svg]]
  •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Flag of Macau.svg[[File:Flag_of_Macau.svg]]

一般情況下,應使用文字替代旗幟。若需使用,除部分賽會允許國家與地區並列之特定情形外,特別行政區區旗不應與任何國家旗幟並列使用。

其他

並列稱呼
  • 「中國大陸」指中國除台灣地區以外的領土,一般僅用於與台灣地區相對應的語境,在不涉及台灣時不應使用。
  • 「中國內地」指中國除港澳台地區外的領土,一般用於與香港、澳門同時出現的語境,無必要不應使用。
  • 統稱中國內地、港澳特區、台灣地區時,可採用「中國」或「中國(含港澳台地區)」,不應使用「兩岸四(三)地」「大中華區」等稱呼。涉及經濟方面的「大中華區」「大中華地區」等,應視上下文改為「中國區」或其他合理用法,如引用文獻原文或產生歧義而導致不得不使用的,應加引號使用。
  • 如無官方明確規定或官方規定有違原則的,則涉及遊戲區服為港澳台地區的,稱「繁體中文服」或簡稱「繁中服」,與「簡體中文服」(「簡中服」)對應。如果代理區域存在細分則可進一步稱呼為「港服」「台服」等。如無單獨的港澳台區服,則對於中文伺服器可直稱「國服」。不應將「國服」與「台服」等並列。
人物屬籍

具有中國國籍的現實人物的國籍一欄應填寫為「中國」。但具有香港、澳門永久居留權,或具有台灣地區戶籍的中國國籍人士,應分別標為「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

內容排版
  • 在同一章節里列舉各國家或地區情況時,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相關章節必須放在「中國」一節下面,不得跟中國平級。
    • 若二級標題為「中國」,則三級標題應為「中國內地」(或各省份名稱)「香港」「澳門」「台灣地區」。
  • 在章節標題或內文里,中國大陸跟台灣地區並列時,大陸必須排在台灣前面。
  • 為避免並列排列等情形,不對港澳台相關內容添加對應分類。

其他

  1. 本方針將依據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變化的需要進行即時修訂。修改後的內容將構成本方針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應同樣遵守。
  2. 免責聲明:參見萌娘百科: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