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不要假設讀者知道梗
- 本頁面是幫助您理解的論述性文件,不是萌娘百科的方針或指引;
- 當實際情況隨著方針的確立或修改而發生改變,請您協助編輯本頁面。
ACG等流行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梗(英語:meme,又譯為模因、迷因)的大量存在。作為ACG文化百科,萌娘百科是ACG愛好者的聚集地,其中不乏愛玩梗的編輯者,再加上萌娘百科容許適度的幽默、娛樂、吐槽、惡搞行為,在條目中穿插一些梗便成為十分常見的情況;在評論區等更自由的地方玩梗就更不用說了。
然而,流行文化中的梗一方面能建立起獨特的文化符號,另一方面也加高了相關領域的了解門檻。尤其是當下各種亞文化紛繁雜亂、錯綜複雜又時有交叉,不同的受眾對不同領域的梗的了解程度都各不相同。而萌娘百科儘管不是常規的嚴肅知識百科,但它終歸是一個百科,而不是論壇社區或創作平台,這決定了比起流行文化的受眾和粉絲文化的共同創作者,我們編輯者更應當擔負起這些文化的記錄者之職責。這不代表我們一定不能在條目里玩梗,但這要求我們除了遵守玩梗適度的原則外,還應當承擔起一個特殊責任:向讀者解釋我們在玩什麼梗。
換句話說:在寫萌娘百科條目時,如果你想玩梗,不要假設你的讀者知道這個梗。
何謂「假設讀者知道梗」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是由這篇論述的起草者生造出來的一段話:
“ | 在LL系列的前四個企劃中,kaorin是全系列最矮的聲優,身高為四薯減3cm,和身為系列最矮的主要角色的某面癱相比也更矮。146與萌P、上海巨人等身高較高的聲優合照或一起自拍時往往有搞笑效果。 | ” |
寫這段話的筆者是LoveLive!系列的粉絲,他知道系列裡的不少有名的梗(儘管可能還有不少他沒了解過)。在這段短短兩句話里,他特意融入了四個聲優和一個角色的外號或梗並深入迫害了146,前田姐我對不起你。假若讀者也是粉絲且了解較深,那這段話可能還不難理解;但如果是從未接觸過LoveLive!系列的讀者,或者不太關注三次元活動的粉絲,看到這段話(包括前文黑幕)恐怕已經一頭霧水了。
但其實,這段話完全也可以這樣寫:
“ | 前田佳織里(暱稱kaorin等)是LL系列的前四個企劃中最矮的聲優,身高為146cm(得名146),相當於四薯[注 1]減3cm,和主要角色中最矮的某面癱相比也更矮。146與萌P、上海巨人等身高較高的聲優合照或一起自拍時往往有搞笑效果。
|
” |
經過改造後,讀者雖然仍不一定完全理解嵌進裡面的梗,但至少知道了提到的人都是誰,也獲得了進一步了解相關信息的渠道(包括站內其他條目和站外連結)。
當然,因為這是一個生造的句子,不一定能反應真實條目中易出現的「假設讀者知道梗」的情況(不應該、也沒有人會在條目正文的語句里這麼高密度地融梗),但筆者相信這已經能體現何謂「假設讀者知道梗」,以及我們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
常見的「假設讀者知道梗」的情況
「假設讀者知道梗」可能發生在任何一處有一定「梗門檻」的領域,尤其是某些已經發展多年、積累了長期歷史的作品圈子或亞文化。一些常見的情況例如:
- 在聲優條目的【人物】或【經歷】部分,使用其他聲優的外號,但不說明是誰。
- 在人物或作品條目中,提及與其相關的某個事件或典故,但一句話帶過,不詳細解釋,也不給出站內或站外的擴展資料。
- 在角色條目的信息框的【相關人士】中,羅列沒有直接關係但是在人設等方面有某些共同點的角色,卻沒有點明共同點在哪。
- 在任何一個條目中,使用「某XXXX」提及一個人物或事物(例如「某傲嬌」「某學生會長」「某糞作」),但不解釋具體是誰/什麼。
為什麼常有編輯者「假設讀者知道梗」
其實這和身為流行文化愛好者的我們所處的溝通交流環境是有關的。如本論述的序言中所言,編輯者們除了在站內是百科編輯者,在站外也是普通的作品受眾。當他們身處更核心的粉絲社區(比如QQ群、貼吧、論壇專區等,以及微博或B站的相關專區)時,身邊多數是了解頗深的「老粉」,因而可能已經習慣了在大家都懂梗的環境中暢所欲言,即使偶爾有不懂的梗往往也可以快速地從他人處獲得解答;也有一些亞文化會將相關梗本身作為一種門檻,以篩除掉那些「局外人」。
然而,萌娘百科不是這樣的核心粉絲社區,很多時候我們所起到的作用正是將作品或文化的知識進行記錄和整理,進而傳播給更多受眾,甚至給流行文化以外的人。這時候我們不能再以玩梗人的身份自居,而有義務儘可能清晰地把梗介紹給讀者。
如何避免「假設讀者知道梗」
以下是一些幫助讀者了解你想玩的梗的辦法:
使用內部連結
比如,當你想在句子裡寫上哪個聲優的外號時,給這個詞語加上聲優條目的內部連結。
此外,有時候梗或事件、典故本身會被記錄為一個條目或章節,這時候直接添加那個條目或章節的連結,即可幫助讀者順藤摸瓜深入了解。
當然,添加合適的內部連結可能需要編輯者對相關專題的各個條目有較深的了解,這可能會比較考驗你的編輯能力。
提供外部參考資料
比如,如果你提到的事件、典故有視頻記錄,那麼放上視頻連結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B站的視頻連結。
或者,如果是梗來源於一個公開的網絡社區(微博、推特、貼吧……)且源址可訪問,那直接把源址貼在注釋里就有助於引導讀者去看。
添加括號內容或注釋
如果你想玩的梗解釋起來比較麻煩,別的地方也沒有方便引用的內容,那最好自己加個括號或者加段注釋來解釋。
比如,如果你想將角色A和角色B因為速食炒麵現象聯繫起來,那不妨加個注釋來解釋一下你為什麼這麼認為,比如「同為藍瞳、藍髮、雙馬尾的芳文社著名女演員」,或者哪怕只寫一句簡單的「同聲優」或「聲優梗」。但是不建議將相應內容放在理應用於梳理正常人物關係的信息框的【相關人士】一欄中。
又比如,如果沒有好的站內或站外資料來解釋你想提到的事件、典故,那就自己寫一兩句話描述這個事件或典故。
另外,如果發現別的條目有解釋同一個梗的注釋,那可能需要考慮一下在當前條目中添加對應章節的內鏈,或者是否把這個梗單獨拆出來作為章節或條目。
乾脆不要玩梗
如本論述的序言中所言,萌娘百科允許適度的幽默、娛樂、吐槽、惡搞行為,在條目正文中適度玩梗通常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反過來說,如果能用正常的話語描述清楚,為什麼一定要玩梗呢?是的,有的時候,玩梗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另一些時候,玩梗反而可能要解釋一大堆,不如乾脆老老實實用普通的語調來寫。為什麼一定要用外號而不用本名或藝名/筆名/網名等?為什麼一定要用「某XXXX」而不直接寫上ta的名字?
還是那句話,歸根結底,我們是一個百科網站。即使萌娘百科是一個娛樂性的網絡共筆百科,堅守舊式百科全書的嚴肅嚴謹態度,在很多時候也是對我們有益的。
何時可以「假設讀者知道梗」
當然,也並非所有的情況下必須假設讀者不知道梗,或者說不一定需要進行註解。
比如,如果前面不遠處已經提及並解釋過某個梗了,那再用一次同樣的詞語就自然不需要再度闡釋。
再比如,如果你在某個聲優的條目里使用他/她自己的外號,而這一外號就列在信息框里,或者只是簡單地在他/她的名後面加個「醬」,那或許也不必去特意解釋其含義。
總而言之,是否對梗做註解,取決於「一般人」讀者能否理解,在進行考量時請充分使用常識。況且,本文只是一篇沒有效力的論述,自然也不會妨礙各位不墨守成規地改善條目嘛。
延伸
雖然萌娘百科的讀者多數都對其閱讀的條目專題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有讀者不理解原始內容的可能性。
因此,不要假設讀者是全知全能的。
比如,條目臥槽滿屏幕片假名鬼看得懂啊提及「カタカナ語」,不懂日語的讀者可能並不能理解詞義及其在劇中的代指,這個時候需要額外添加翻譯與注釋以讓並不了解日語書寫系統的讀者更好理解其內容。
這當然不代表您應該解釋所有詞義與概念,但當您隱約感覺到可能會有讀者難以理解條目內容時,添加解釋不失為一種選擇。
畢竟,百科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讓不明白的人明白嘛。
結語
作為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大的泛ACG百科全書(之一?廣告法警告),萌娘百科為無數的讀者提供了ACG文化和網絡流行文化領域的許多知識,我們的編輯者們也都是從受益者逐漸成長為樂於奉獻的貢獻者。希望大家都不要忘記自己身為讀者初來乍到時的感受,從「不要假設讀者知道梗」開始,努力為讀者創造更好的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