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娘
作者:貓又針子 P站id:18710725 | |
基本資料 | |
本名 | 線粒體 |
---|---|
別號 | 旋型螺 |
髮色 | 藍髮 |
瞳色 | 藍瞳 |
身高 | 0.5~1微米,藉助高倍顯微鏡才看得見 |
體重 | 非常輕反正你感覺不到 |
三圍 | 反正你看不見 |
年齡 | 單個個體最大壽命為1周,從內共生內共生作為細胞器的壽命大概有20億年 |
星座 | 未知 |
萌點 | 小,就是小 |
出身地區 | 細胞曾經在某處大海裏 |
活動範圍 | 細胞曾經在某處大海中 |
所屬團體 | 細胞器,曾經是細菌 |
個人狀態 | 不斷生產又不斷死亡 |
特殊生日 | 內共生的幸運一天 |
親屬或相關人 | |
葉綠體娘,α-變形菌,細菌娘 |
線粒體娘是線粒體(英:Mitochondrion)的擬人化萌娘。
簡介
線粒體是絕大部分真核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由外膜、內膜、嵴、基質和膜間隙等結構構成。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但若要觀察結構需藉助電子顯微鏡。
一個真核細胞中可能存在不止一個線粒體,其在代謝率高(例如肌肉細胞)的細胞中數量較多。線粒體娘也可以和健那綠娘貼貼從而被染成藍綠色。
雖然線粒體的形態和大小表現出多種變化,但其基本結構均由內外兩層單位膜封閉包裹而成。線粒體的外膜(outer membrane)平展,起界膜作用,而內膜(inner membrane)則向內摺疊延伸形成嵴(cristae)。 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線粒體嵴的形態也呈現豐富的變化。比如,動物細胞中常見的「 袋狀嵴」是由內膜規則性摺疊而成,而植物細胞線粒體的「管狀嵴」則是內膜不規則內陷形成的彎曲小管等。
存在於外膜和內膜之間的空間被稱為膜間隙(intermembrane space)。 通常情況下,膜間隙的寬度比較穩定。線粒體內膜之內空間稱之為基質(atrix)。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線粒體外膜與內質網或細胞骨架等其他細胞組分之間可以通過特定的蛋白質形成結構和功能的聯繫,而線粒體內膜與外膜之間也由一些蛋白質形成隨機的點狀連接。[1]
關於線粒體
作為細胞器每天在細胞體內不停工作,消耗有機物與氧氣生成二氧化碳與水,同時產生大量能量。
來源
由於具有DNA,可以保持自己的遺傳特性,又因為大小和細菌娘差不多,又都是環狀DNA,所以被認為細菌娘和線粒體有一定關聯。 內共生學說:大在氧化事件後,因為一個偶然的情況,一個可以有氧呼吸的α-變形菌進入了一個古菌的身體。從此,他們構成了共生關係。那個古菌獲得了動力源泉:線粒體,而細菌就在古菌體內充當線粒體。線粒體給這個古菌帶來能量,然後也帶來了內含子入侵,由此在自然選擇中演化出了細胞核,成為真核生物。[2]
反應
至少學生物的都能看懂
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工作的吧:
- 寫出線粒體反應方程式(6分)
- 第一階段 C₆H₁₂O₆→2丙酮酸(C₃H₄O₃)+4[H]+少量能量(2ATP)
- 此過程發生在細胞基質內,將葡萄糖轉化為丙酮酸(最初的無氧發酵)
- 第二階段 2丙酮酸(C₃H₄O₃)+6H₂O→6CO₂+20[H]+少量能量(2ATP)
- 此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內,將丙酮酸轉化為還原性氫(由此構建跨膜氫離子濃度差)
- 第三階段 24[H]+6O₂→12H₂O+大量能量(34ATP)
- 此過程也發生在線粒體內,將還原性氫與O₂結合生成CO₂與水同時釋放大量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