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飛
楊逸飛 | ||
本名 | 楊逸飛 | |
別號 | 四指流雲 | |
出生 | 公元718年8月 | |
聲優 | 姜廣濤(原) 胡良偉(新) | |
武器 | 靜水流霆琴 折仙劍 | |
父親 | 楊尹安 | |
母親 | 吳青青 | |
哥哥 | 楊青月 | |
師父 | 李白 | |
徒弟 | 傅七殊 | |
好友 | 高絳婷 | |
登場資料片 | 劍膽琴心 | |
所屬團體 | 長歌門 | |
活動範圍 | 長歌 七秀 楚州 |
楊逸飛是由西山居所製作的網路遊戲《劍網3》中的登場角色,長歌門主。
簡介
長歌門·懷仁齋·蹤聆水居
層層白蒙蒙的薄霧籠罩在小屋的四周,屋前不遠,淡淡水音穿過霧影入耳。四周漆樹與梓樹在夜風中交雜鳴奏,那風中飄蕩的是宮音還是羽音?楊尹安突然有些煩亂。他身後的屋內,暈黃色的燭影搖動,丫鬟們來去迅捷,卻步履輕盈。三個遠近最有名的穩婆都被他請了來,長歌門掌門人的傳承,不容有失!否則這江浙一帶的黑白兩道不知又要經歷幾番大起大伏了。
可惜了青月這孩子,楊尹安在心中暗自嘆息……
楊青月大大的腦袋搖搖晃晃,表情不像同齡幼童靈動,唯獨偶爾目光掃到父親身前那張琴上時,他的雙手會陡然間穩定下來,似是能察覺到那張琴中內蘊的力量。他只是個八歲的大頭童子,且腦子有些瘋傻,卻也感受到了夜幕中撲面而來的凝重氣息。他尚不知道,這個孩子出生之後,長歌門下一任門主之位,十有八九便與他再也無甚關聯了。
「千島長歌,相知莫問。」這掌門人之位……本應是他命中注定的尊位。
這裡是與青岩山林掩映、隱居世外的萬花谷,以及與揚州碧湖泛舟、舞花傾國的七秀坊並稱大唐三大風雅之地的千島湖長歌門的核心所在。門中弟子通達諸家經義,久為音律沾染,便連下人們的體態身姿也與尋常人家不同,在走動間似乎也帶出點點律動和節奏來。
當代長歌門掌門人楊尹安方逾中年,古服峨冠,面容靜雅。多年來調琴養氣的功夫讓他很快就凝定心思,不再多想由長子帶來的經年煩惱。他靜坐於小屋外的琴凳上,右手掌指以孤鸞伏群指中的姿態輕輕撫過琴案上那張琴的琴面。
琴長四尺三寸二分,通體玄黑,古拙平淡。七根暗金色的絲弦分由一百三十五根絲線到五百九十八根上品蠶絲纏繞而成,它們緊緊繃在巍峨隆起的岳山與略顯低陷的龍齦之間,像七道金色的雷霆閃耀在這從某棵陰面山坡上被截下的蒼玄色梧桐木之上。
琴面密布著蒼白色冰裂斷紋,偶爾露出其下點點赤色,那是多層鹿角灰、瓦灰與生漆經過秘法混合的漆胎經歷超越千年的時光洗滌而成的自然斷紋。即使是當世最好的幾位斫琴師如長歌門中的雷變或是他的親傳高徒崖牙也無法斷定,一張琴在經歷時光的沖刷後會形成怎樣的斷紋,會是蛇腹、魚鱗,還是龜背、流水?當經歷滄海桑田之後,唯有歲月才能給予後人答案。
這張琴自從楊尹安十一歲時跟隨在他身邊,沒有一日離開過,不只因為楊尹安的愛惜,更因它還是長歌門中幾件最強的武器之一!這「靜水流霆」在楊尹安身前三尺,南方武林中能不帶傷靠近楊尹安的人不出七指之數!他甚至能一個個點出那七人的名號來。
長歌門主人楊尹安與夫人吳青青夫婦二人命中缺水,還好千島湖範圍之內皆為水脈環繞。楊尹安的目光投入遠處的流水之中,手上撥動金色的琴弦,琴音初平穩低吟,緩緩拔高,中途偶有受阻,卻又蜿蜒徘徊,執著向前,終漸漸深邃。
楊尹安衣袍鼓動,深厚的內力籠罩住琴音,只有他身邊的長子能聽得到這琴音;屋內正待臨盆的夫人青青和下人們,都不知道屋外的門主正操著琴,一曲問心。
蹤聆水居之內一聲嬰孩的哭喊打斷了長歌門主人的琴音。楊青月轉過身,呆呆的臉上露出笑容,他的弟弟出生了。
718年八月,長歌門主人楊尹安的次子降生,取名逸飛。
許多年後,楊逸飛詢問父親自己的名字來由,是取東漢張衡《西京賦》中「上無逸飛,下無遺走。攫胎拾卵,紙緣盡取」,還是三國時曹植《七啟》中「下無漏走,上無逸飛,鳥集獸屯,然後會圍」時,一旁的青蓮劍仙李太白笑道:「說不定尹安先生未卜先知,知道老夫會有『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之句,也會收了你這年少老成的三弟子。」
楊尹安搖頭道:「太白先生說笑了,不過如此說來,我楊門二子,青月、逸飛之名倒都與太白先生有些機緣。」
他又轉頭對楊逸飛沉聲道:「逸飛之名何來,若有機緣,你自會得知。若無機緣,那也不必知曉了……」當時楊逸飛年少穩重,卻是不再追問。
卻說楊逸飛的出生,若不是因為一些命運的安排,那也將平淡無奇。
楊尹安長子楊青月幼年之時,被捲入太平公主之亂的交手中,身中「陰雨針」,腦內發病,時而清明,時而木訥呆滯,這讓長歌門的傳承變得難以測度起來。是以長歌門中上下對門主再得一子皆抱有期望。
而楊逸飛便是帶著眾人的期望來到世間的。
楊逸飛與大哥也有類似之處,他竟然是帶著殘疾出生的。
天生便右手缺失小指的次子,讓楊尹安的夫人吳青青傷心不已。由於天生的缺陷,右手無法執穩即使是很輕的劍。
長歌門琴劍雙絕,不得劍術之妙,甚為可惜。
但隨著楊逸飛漸漸長大,長歌門諸位教習卻察覺到他在操琴之道上的天賦。
尚在襁褓中的楊逸飛,每每聽到琴聲便止住啼哭,清澈透亮的眼睛露出愉悅的光芒。青玉般透亮的白嫩小手伸出來和著琴音,不自覺地在空中揮舞。呆呆的大哥楊青月似乎與弟弟深有同感,便日日央求母親帶著小逸飛去挽音閣聽琴。
兩歲時,小逸飛從大哥手中得到了第一把琴——當挽音閣的教習松先生從望風樓前走過時,恰巧看到天生四指靈動、遠超其他童子的小逸飛雙手正在學著大哥楊青月的動作彈奏那張琴,松先生激動異常。
天生四指被吳青青視為兒子的憾事,也被楊尹安看作無法修習長歌門相知劍的憾事,但換作純粹琴家的松先生來看,擁有如此靈動的四指,與本就作為古琴禁指的小指便毫無干係了,這樣靈巧的手指乃是琴師們夢寐以求的。
那一年,號稱長歌門琴藝第一人的不老松松先生收小逸飛為琴道關門弟子,打算耗盡餘生盡心培養這個小徒弟。數年之中楊逸飛的琴藝突飛猛進。
逸飛時常和松先生一起研究琴譜,太晚了便留宿挽音閣。在琴曲的理解上,作為長歌門少主的楊逸飛少與外界接觸,他心思純淨,反而時常有些不同於世人的獨到見解,每每令松先生欣喜。
角色武器
靜水流霆琴
長四尺三寸二分,通體玄黑,古拙平淡。
七根暗金色的絲弦分別由一百三十五條絲線到五百九十八條上品蠶絲纏繞而成,它們緊緊繃在巍峨隆起的岳山與略顯低陷的龍齦之間,像七道金色的雷霆閃耀在這從某棵陰面山坡上被截下的蒼玄色梧桐木之上。
琴面密布著蒼白色冰裂斷紋,偶爾露出其下點點赤色,那是多層鹿角灰、瓦灰與生漆經過秘法混合的漆胎經歷超越千年的時光洗滌而成的自然斷紋。即使是當世最好的幾位斫琴師,如長歌門中的雷變或是他的親傳高徒崖牙,也無法斷定一張琴在經歷時光的沖刷後會形成怎樣的斷紋,會是蛇腹、魚鱗,還是龜背、流水?當經歷滄海桑田之後,唯有歲月才能給予後人答案。
折仙劍
折仙劍長三尺二寸,劍體經過打磨,強直無屈。
它本乃李白遊歷崑崙結交的好友「掌上乾坤」李文山取收藏的上品寶劍,再由李文山親手用崑崙「紫金石」鑲嵌於劍上。李文山以為唯有此劍方能與李白的神仙風範相配。
李白詩中稱仙,又被稱為文壇的「謫仙人」。而在江湖中,他琴劍相伴,一把神劍斬下無數高手惡賊的頭顱。狂放的李白自稱「此劍之下,仙凡折腰」。
但當李白青蓮劍氣大成之後,改持青蓮劍行走江湖,不再使用這把對他來說已經過於華貴的神劍。
後此劍被贈予李白的三弟子、長歌門主楊逸飛。
誰也不知道這把曾經名震江湖的劍在它的新主人手中會有怎樣的風采。
不過據說韓非池被弟子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卻笑著回答:「這個問題怎麼會問到我頭上,當然要去問高絳婷啦……雖然他是你們的小師叔、我的小師弟,不過我們在一起時都只談琴不動劍的啦。」
這是迄今為止隱元會打探到的唯一或許可靠的消息,關於楊逸飛的武學根基,關於他的那把劍。
天音非夢
琴長四尺一寸,重七斤二兩。
唐上元二年,楚州一樵夫入山采樵時,於山間密林偶遇二仙人松下靜坐,身側另有侍童二人,「捧匣奉香」。樵夫心生敬畏,一時不敢上前,遂伏於林間靜窺。
彼時仙音初奏,靜時,如山間望月;輕時,若盤雲纏腰;高時,如峰上寒松;遠時,如闊水迢迢。但樵夫終究只是樵夫,怎比伯樂?略聽得一時半刻,他便已兩眼昏昏,接著就化身周公入夢。夢裡耕樵水鄉,連年富庶,無戰無禍,無兵無火……直至夜半啼鳴,樵夫倏然夢醒,周圍早不見了「仙人」身影,遂連忙下山,將這奇緣告知了妻子。其妻子聽後不由感嘆,「黃昏之際曾有兩位謫仙人物帶弟子至家中討水,並留一錠金作以答謝,我只當自己運氣好,卻不知世上真有仙人!」
後此事傳播開來,有斫琴人以此為感,製成這把「天音非夢」並送到了長歌門內。
楊逸飛聞得此琴由來,只倏然一笑,後將其束於懷仁齋內,寄希望於有朝一日,樵夫南柯一夢,所夢非虛。
撫今
琴長三尺九寸,重六斤一兩。
此琴名為「撫今」,原是傅七殊初入門中時,苦於早年貧寒,為求一把「不朽不折」之琴而造,因而琴身乃由一塊如墨點金的奇石斫成。
可惜,琴弦拂來始終只得金石雜音。千真琴坊內的弟子紛紛取笑此琴華而不實,只當傅七殊是一朝安穩,就竭力求珍。直至楊逸飛偶至琴坊,不忍此琴空置角落,遂將其帶回了懷仁齋。待傅七殊再見時,琴身大改,奏來響徹南風,可謂聲若鍾,勁撼松。
唯一不變的,是那琴頭「梅花」,用傅七殊的話來說,「若百花盡可選擇凜冬而綻,當不用此花。是以此花非梅,此梅非花……」
彼時,眾人對於楊逸飛親自為其改琴之事多有艷羨,唯傅七殊滿腹疑惑,楊逸飛遂道:「金石固堅,但若無桐木鑄心,不過空殼。貧寒已是你過去所苦,卻非今朝之境,懂得憶昔撫今,剛柔並濟,方入雅境。」
是日,傅七殊正式拜入楊逸飛門下。
崖牙本欲讓她將此琴帶離千真琴坊,卻被傅七殊婉拒,「我來時孑然,亦不為求珍,謹以此琴拜謝師恩。」
天下士人
琴長三尺八寸,重七斤九兩,為乾元元年東宮贈予楊逸飛之物。
楊逸飛幼時習武,進境順遂;求學商會,凡見生民疾苦,必能以萬全之策出手相助。
七尺琴台之上,相知山莊內外,似無少年門主以「聰敏勤苦」不能成之事。唯有兄長所作「逸飛」之曲,他演奏之時,總覺曲意未甄精微。
執這把琴,楊逸飛方第一次將「逸飛」曲意,奏至淋漓盡致。
念庭蘭
琴長三尺六寸五,重九斤三兩,取百年梁木為材。
董氏庭蘭,開元天寶年間以琴技超拔而享盛名。聞給事中房琯好古君子,投其高義,千里以赴,果賓主相宜,遂寄身其門下。李頎聞其曲,贊曰:「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至德二年,庭蘭被誣以賄謝致房公貶黜。以琴待詔薛易簡,言庭蘭不事王侯,散發林壑六十載。
庭蘭一生清貧,晚年朽耄之身卻被以污名,楊逸飛聞知此事後有感,命尋青玉做此琴,以念庭蘭君子之質。
玉泉凝·鳳鳴/凰音
尤念比干報國志,原是玉泉凝碧心。
琴長三尺六寸五,重約七斤。
傳聞此琴乃即墨大夫所斫。因齊王建拒不納諫合縱,希圖偏安一隅,即墨大夫以比干自勉,斫琴以表心跡。秦滅齊後,即墨大夫殉國,傳此琴與後人。
然千年已過,琴身半腐,輾轉落於楊逸飛之手,輔以玉石,加以水晶,玉泉凝終得再鳴音。弦動之間,氣勢磅礴,動人心魄。
誰曾記,一腔熱血難報國,千載悠悠有餘音。
通幽洞冥·碎琉璃
長歌門主楊逸飛少年時曾在洛陽飄軒坊摔碎兩個極品金玉琉璃盞。飄軒坊用碎片綴琴,後被砸盞當日一個看客高價購買。
燕歸來
相傳每當楊逸飛撫此琴時,就會有雙燕繞梁輕啼。
離弦
長歌門有一怪琴名驚韻,本也是不可多得之神兵,但在比試之中不慎被刀劈壞。儘管已盡力修復,但在那之後無論何等琴技高超之人彈奏此琴皆會走調。
某日一五音不通弟子試彈此琴,竟奏出天籟之音。長歌眾琴藝高手皆驚詫不已。
因此琴只在此弟子手中發揮真正效用,楊逸飛特許將此琴贈予該弟子。她的武功還遠遠不能配得上此琴,所以暗暗發誓以後要更加刻苦習武。並給此琴重新取名為離弦。
角色台詞
- 想知道恩師太白先生所賜的那把「折仙劍」在我楊逸飛手中究竟有多強,就先過了我背負的「靜水流霆琴」這關吧。
-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角色劇情
兄弟秘密
楊逸飛對練琴滿懷興趣,不過每當他看到一旁陪在身邊、看著他跟隨松先生學琴的大哥楊青月時,便會心下竊喜。有一個秘密,只有他們兄弟二人知曉。父親大人把長歌門的希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但未來的長歌,想來會有遠超出父親和諸位先生意料之外的變化吧……
十歲那年,楊逸飛在琴曲上的造詣已頗為深厚。抱琴而坐時,臉上便多了一份不同於同齡人的成熟和自信。他在彈奏時偶爾已可令聽者聞之動情。
楊逸飛練琴之時,有松先生在旁指點。而其餘時日卻多半與大哥楊青月在一起,每逢此時,楊逸飛會把他的琴交給大哥,而自己取來私藏的長劍。
楊家兄弟兩人,都藏著各自的秘密,這個秘密只有他們兄弟兩人知道。
楊逸飛右手缺少尾指,連父親母親在內的眾人都認定他在劍術上難有成就。楊逸飛少年老成 在人前從不違逆,便接受了缺少劍術功課的安排,在挽音閣中修習琴道。但他骨子裡卻有天生不認命的心氣,他並不在人前公然否認長輩的成見,但私下裡卻在休息之時拉上大哥每日練劍。
四指持劍之法,少有流傳,楊逸飛翻看古籍,從江湖流傳的一些四指劍法宗師的蛛絲馬跡中尋覓方法——如秦時荊軻弟子金狄鋒、西漢女劍客何晴等人的傳聞中獲取消息,苦練劍術千島湖是天下盛景群集之地,這裡春有群鯉越波,夏有百花爭艷,秋有千雁橫空,冬有白雪飄飛。
長歌眾士子俠女休息之時往往三五好友成群,可在山壁間雅興題詩,可泛舟湖上膝上橫琴,可做林下君子談玄論儒,也可不受外界拘束地縱論天下大事。這些詩酒風流,文韻雅事,只要在長歌門中,便常有聚會,楊逸飛也常常參與,只有這時楊逸飛才會和楊青月分開。
只因許多人雖明里不言,但都以為帶著個呆子卻又地位尷尬的楊家長子談論風雅,實是件大煞風景之事。而楊青月雖然面目多時無有表情,卻是對眾人心意頗為敏感,所以每當楊逸飛參與諸事,他自行其事,不知躲到哪裡去了。
楊逸飛除了小指殘疾,詩書禮儀、風範禮儀皆是出自名家指教,在眾人面前,從不曾失了風度。楊逸飛既是長歌門的少門主,又是松先生的高徒,在眾人眼中自是風光無限。
但很多年中,每當楊逸飛在鶴棲島上的幽靜之地持劍而擊之時,當他劍術上的弱點暴露殆盡之時,當他憤怒地一次次把劍甩出時,無論是春秋冬夏,只有他的大哥楊青月陪伴著他。而那時,楊青月的膝上,總有一把七弦伏羲琴,這才是楊逸飛少年時代最清晰的記憶。
楊青月的琴曲總是中正溫和,似乎在平穩但堅定地在訴說著什麼。在楊逸飛聽來,那琴聲分明是大哥在告訴他:「你那點弱點,便要放棄了嗎?我可還沒有呢,逸飛!」
是啊,大哥三歲時腦內混亂,清明時間極少。他多半時間是渾渾噩噩,若是常人有此疾患, 只怕一事無成,唯有大哥在楊逸飛心中是不同的。
楊逸飛從四歲起用了六年來尋找出路,到十歲時,他最終證實了自己的右手實是與諸位尊長判斷無二,沒有用劍的天賦,他也沒法練成與那些出名的四指劍客一般的劍法。
然而在第八年開始,在楊青月的陪伴下,楊逸飛開始用左手練劍!
三年之後,楊逸飛深夜捧劍登「青蓮劍仙」李太白的「醉浮居」,一夜之後,李太白傳令千島湖上下,收楊逸飛為韓非池、鳳息顏之後的第三位入室弟子!
誰也不知道那夜發生了什麼,便連楊尹安上門詢問,也只得李白笑著簡單作答:「韓非池天賦迥異常人,可得音中千味,能傳李某琴道;鳳息顏練氣專注,可傳李某劍意;而這逸飛卻有李某狂傲孤高之氣,可得我青蓮劍真髓!」
楊尹安聽罷良久不語。
一個看似老成沉著、待人有禮的人,也可能是孤傲的嗎?
李白如此說,楊尹安便如此信了。是的,作為長歌門主,他自然知曉楊逸飛從未放棄劍術的執念,只是他這八年習劍的結果卻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但既然次子能打動李白破例再收門徒,楊尹安對長歌門未來的憂心便稍稍減少了一點。
楊逸飛拜在李白門下之後,從不曾在李白和楊青月之外的人面前施展劍術,是以許多人只道是身為長歌門巨擘的李白這次要破例提前表明姿態,支持楊尹安的長歌門傳承之位。
拜師周墨
楊逸飛十五歲(733年)那一年,父親楊尹安出長歌門前去尋找故友—控制波斯、吐火羅等西方商路的大商人盧延鶴談一樁大事。卻未曾料想事成後,盧延鶴竟然翻臉無情,出手偷襲。楊尹安琴劍皆出,竟然不敵盧延鶴,身受重傷,連自己的愛劍「有青劍」也落在了盧延鶴手中。
楊尹安攜「靜水流霆琴」輾轉返家之後大病,繼承整個山莊的重擔便需要提前落在楊逸飛的身上了。那日楊尹安病榻之側,他當著眾人之面宣布決定讓年幼的逸飛離開長歌門出門歷練。
逸飛淡淡問道,「父親,孩兒從未離開過山莊,為何這次要孩兒獨自出門?」
「逸飛,我楊家從先祖建相知山莊以來,本是世代從商,直到門中武學絕藝被歷代前輩發掘,使得長歌門漸漸成為江浙武林中一大勢力。而我長歌門弟子自從先祖與開國太宗相交,助太宗平定天下以來,自來都有溯清廟堂百年沉疾,予生民萬世清平天下之志向。父親知道你要面對的未知諸事,但一個人只有直面他的恐懼並且克服之後才能真正的成長。
為父年邁多病,你大哥青月不宜理事。長歌門乃是祖輩心血的凝聚,這一代的擔子卻是多半全要壓在你的身上了。經商一道,一靠天賦,二靠人脈。你繼承松先生琴技與太白先生的劍法,但入世之道卻是長歌門主必須精通之術。為父知你喜琴愛劍,但仍舊希望你能從外面的歷練中體會人世之道,將來以接管相知山莊方能持重、服眾。為父已與太白先生、摩詰居士、松先生諸公相商,自今日起,便時刻準備將這長歌門主之位傳位與你,但你何日可以正式接管長歌門卻要留待日後你有能力之時。
我們就以五年為期,你出門歷練,即便身臨死境,也莫要回來。若能有所大成,為父等你成為長歌門的新主人。但若不幸未有所成,長歌門卻不能由尋常之輩掌管,或許便在楊氏之外門徒中擇優而選了…」
楊逸飛當夜與大哥楊青月挑燈而出,在林中撫琴,整夜未眠。
第二日,楊逸飛收拾打點好行囊,背上父親的傳承之「靜水流霆琴」與李白所贈的「折仙劍」,離開生活了十數年的長歌門……
初次離家的逸飛要自己打點生活中一切事宜,他突然明白生活原本沒有在家時的那般簡單如意,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好在這些很快被外面生活的新鮮和新奇所沖淡。逸飛長得俊秀可愛;經常會得到路人的幫助,再加上帶上了足夠的銀兩,所以生活倒不必發愁。
楊逸飛這樣一路北上,一日終於來到了東都洛陽。但是這一年的洛陽可不太平,黃河遇到了五十年難得一遇的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
難民們一路乞討紛紛聚集在了洛陽城附近,越靠近洛陽,狀況越加悽慘。這讓從小錦衣玉食的楊逸飛非常的震驚和難過,他散盡周身錢財施捨給了災民,幫助他們採購藥材和糧食。
楊逸飛的這些行為全被一個姓周的先生看在眼裡。在旁人眼中,這位周先生在洛陽頗有聲望,由於經營有道,他在洛陽有一大片的資產和田地,其中包括了不少錢莊和糧鋪。而在災害面前,周老闆不僅沒有趁災年漲價趁機撈錢,反而打開糧倉定期周濟難民,在洛陽民間,周老闆的聲望極高。
當肚子咕咕叫的時候,楊逸飛才開始為自己的生計發起愁來。好在一手好琴藝在身,逸飛來到了洛陽城最大的酒樓——飄軒坊。飄軒坊裝飾奢華,菜式珍稀精美。一壺上好的龍井茶在這裡可以賣到五兩銀子一壺,相當於一戶普通人家半年的生活開銷。相傳這裡的雨前龍井和進貢給皇帝的出自同一株茶樹,可見這家老闆的神通。
雖然是災年,但旱災對有錢人來說完全不是問題,相反,很多商人還可以趁機大賺一筆。所以酒樓裡面和往日一樣,不乏各式客人。酒樓的管家對少年的逸飛不屑一顧,以為又是什麼窮得沒錢的小叫花子想來混口飯吃,所以並未多加理會。
楊逸飛並沒有就此離開,他從小機智過人,從沒有被人輕看過,所以拿出了靜水流霆琴便盤膝橫琴,便在飄軒坊門口彈奏起來。琴音初起,琴意有若朝日初生,其下有小溪流淌而出。當下就有路人駐足觀看,逐漸地,酒樓里的客人們紛紛走到窗台邊,尋找這清澈琴音的來源,路人也越聚越多。
洛陽城不乏名家琴師,但如此動聽清澈的琴音人們還是第一次聽到,而且竟然出自一個看上去只有十幾歲的少年之手。這個少年看上去衣飾普通,但一雙眼睛卻是堅定純淨,讓人心生關愛之感。一曲終了,不論老少富貴,大家紛紛讚嘆,樂曲入門艱深,尋常人家難以修習,但楊逸飛這首《流晨曦》卻令眾人深深感到樂曲中的意味是可以突破階層和年齡的界限的。
這時飄軒坊內走出了一個中年男子,他相貌普通,但卻十分沉穩寬厚。此人正是之前見過楊逸飛接濟百姓的周先生。
「小先生,隨我回飄軒坊吧,你可以在這裡隨意地彈琴,不僅不用為生計發愁,我還會付給你適當的酬勞,你可願意?」
楊逸飛笑著回答:「可除了彈琴,我還要你教我經商之術。」
「哦?你怎知我能教導你經商之法的?」
「能在富庶的洛陽城開這麼大的酒樓,並且招攬各方朋友,先生定是很有能力,而且我聞出您招待客人的茶裡面有上等貢品雨前龍井。能拿到這種茶葉的人,自然是能力非凡。」
「你沒有喝竟然能聞出龍井的特殊之處,我倒是小看你了。小小少年,眼光也這般毒辣,卻是少見。不過,我可不會隨便給人當老師,我這裡有三尊波斯的金玉琉璃盞,今年一共只有三盞,如果你能將它們賣與十萬金給我,我便收你為徒。」
「一言為定!」
次日,飄軒坊有消息傳出,這裡出售波斯國產的極品金玉琉璃盞,一共只有三件,尊貴無比,公開拍售。當時大唐的物產雖然廣博,但是這琉璃製品卻是不會加工,而波斯國生產的琉璃卻精美無比,所以富貴人家常常買了琉璃放在家中展示藉以炫耀自己的地位。
三日後,還未到午時,飄軒坊便早早地被客商們占滿,富人們紛紛想拍到這金玉琉璃盞。其中不乏一些衣飾華美和樣貌富貴的貴婦。三尊金玉琉璃盞被僕從們逐個兒搬運了上來。琉璃盞上面雕刻著的神女圖形栩栩如生,精巧逼真,尊尊絢麗奪目,閃耀著斑斕的色彩,讓人紛紛讚嘆。
此時一曲琴音伴隨著少年清麗的歌聲渺渺升起:
碩人其頎,衣錦裘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菟,膚如凝脂,領如遒躋,齒如瓠犀。
螻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憤鑣鑣,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無使君勞。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界減減,健鮪發發,葭葵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揭。
一曲弦歌收尾,餘音未絕,聽得眾人沉醉其中,人群中有一小女孩拍手贊道:「師父,這少年真是有一張好琴、一手好琴技!」又聽一位中年婦人答那女孩兒:「是啊,婷兒,是一曲上乘的《衛風》。」
楊逸飛才捧琴在琴音中遲遲登場,那弦音收尾之時,竟然陡然下潛,左右兩尊琉璃盞在弦音中搖晃震動,一剎那震得粉碎,粉塵撒下。在座的客商紛紛被楊逸飛此舉驚得目瞪口呆,心疼不已,要知道每個琉璃盞的市價都要過萬金。
楊逸飛這時開口:「想必大家對這三款琉璃盞已經有所了解,當年齊女莊姜出嫁衛莊公,莊姜高貴美麗,千古傳頌,有人道世間美人者無出其右,是以這曲《衛風》乃為絕唱。世間至美之物,大多有其獨有特異之處,無有它物可以比擬,楊某一曲之下,盡顯這三尊金玉琉璃盞的高下。那兩尊琉璃盞聞音自慚玉碎,餘下這尊聞音傲立,獨留世間,乃是絕代的寶物。這寶物便如當年衛莊公所愛慕的絕世美人莊姜,當世獨此一個,希望收藏的客官們就請出手。」
有人對此舉十分憤怒,怒罵不已,有人卻深有同感,果斷出資競拍。剩下的一尊琉璃盞很快便被拍到了十二萬金。楊逸飛輕易地達成了周先生的考核目標。
此事過後,周先生把楊逸飛請到了飄軒坊內的頂層暖閣之中。接下來發生了下面一段對話:
周先生:「你小小年紀面對萬金之物竟然可以這般淡定自若,做出此等大氣之舉實在令我震驚。不知以往何等經歷?」
楊逸飛:「不瞞周先生,我是千島湖長歌門之人,家裡也是世代經商,雖未見過世面,但是 父親從前教導我,囤貨居物以稀為貴的道理。父親也曾給我講過,古代鑄劍大師歐冶子先生每鑄成新劍便會無償贈與天下第一的英雄。保證自己所出之劍必是天下第一的名頭,所以一定要求受贈之人斬斷上一把天下第一的劍帶回來給他。我以琴碎另外兩尊琉璃盞同樣是這個道理。琉璃盞再珍貴,也不過萬金,但是如果世間僅此一件,那就另當別論了。
周先生道:「你這個徒弟我收下了,小小年紀竟然能有如此豪氣。我先前見你散盡周身錢財去賑濟災民,知你本心善良。而你的琴藝精絕,琴音純淨,心思若不是乾淨透徹無法奏出這樣的琴音。老夫我尋覓半生,得到你這樣的徒弟,是我的幸事,以後你跟著我便是了,周某定當傾囊相授。」
這一年,楊逸飛正式拜九天之一的周墨為師,學習經商,一學便是五年。而這期間,他卻與當日拍賣琉璃盞時堂下那位稱讚《衛風》的女孩兒結交為好友,那女子名喚高絳婷,卻也出身不凡,來自揚州七秀坊,師從名動江湖的公孫大娘,兩人因琴相交,楊逸飛出門辦事之時時常特意取道揚州,泛舟前赴相見。
五年之後(738年),年滿二十歲楊逸飛學得了周墨的經商之道真髓,自覺父親楊尹安所交代的入世修心亦漸漸圓滿,遂返回千島湖,經過父親楊尹安與李白、松先生等幾人考驗,正式從楊尹安手中接任長歌門掌門人之位。
剛剛從父親手中接過相知山莊時,由於生長在書香門第,自小被儒學道德薰陶,楊逸飛在打理家裡生意時雖然精明,但保留了正直、良善的秉性。他知書達理,好結交朋友,生意上的夥伴都非常信任他。
另一方面,楊逸飛對國家也是非常忠心,他延承家族規矩,定期邀請長歌門分散在各地的成員齊聚千島湖,若有天災定慷慨解囊,若國家有難則不吝支援。數年間楊逸飛的名聲在很多文人、官員當中逐漸傳開,楊逸飛與多位朝中正直官員結交,也推薦了一些本門有志為國的弟子入朝為官。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名相張九齡深感大唐風雨飄搖,他因與安祿山舊怨,屢次被狼牙刺客刺殺,遂決意隱退於長歌門中,希望為大唐選拔保留出一批愛民忠國的有才有識之士。
楊逸飛會同李白、趙宮商等人一同暗中保護,將張九齡接入長歌門,並將、一所書院劃歸張九齡管轄。張九齡因廟堂之上被心機詭詐、多智弄巧之輩占據,以為讀書人當大智若愚,捨棄小聰取大慧,於是取《老子》「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之要義,將書院名為「棄智書院」,會同諸位教習專心教導驗證諸位長歌門下的詩書、品德、琴曲、弦歌之道。
故交好友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四月十八,高絳婷盡邀高士,在揚州七秀坊內獻奏了一曲箜篌曲,楊逸飛親身前往。當時曲消音散良久之後,眾人仍是呆若木雞。在場之人不乏見識廣博之輩,如此音色竟是無人可以形容,更有多人數日流連於七秀坊不忍離去,但求再聞一曲。
而席間更有萬花名士康雪燭對高絳婷一雙妙手甚為讚賞,令楊逸飛引為知音,楊、康二人七秀坊一會之後,其後把臂同游揚州,期間康雪燭繪製江南風物,楊逸飛引弦做歌。康雪燭不免矚目於楊逸飛那七弦上舞動的指掌,讚嘆之餘卻有惋惜之意。
楊逸飛問康雪燭為何如此神色,康雪燭答道:「如此人間妙手,竟讓我同時遇見兩雙,真是蒼天弄人……不過逸飛之手雖也難得,終有殘缺,且是男子……雪燭更忘不了高小姐那雙『無骨驚弦』啊!」
楊逸飛欣然贊同,筮筷弦數向為弦樂器之冠,極難彈奏,五十五弦幾乎已是高手極限,但高絳婷以一雙秀手竟能獨引七十六弦尚且遊刃有餘。高絳婷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楊逸飛知曉這十數年來高絳婷的付出和苦練,自然為高絳婷又得一名士知音而欣慰。
楊逸飛當時卻不知,康雪燭心下當即已暗中另有謀劃。
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康雪燭邀請高絳婷入萬花谷。數日後,江湖中傳出高絳婷被「素手清顏」康雪燭所害之事,楊逸飛驚怒交集,當即將門中大事交予師兄韓非池打理,他自己策馬疾馳,連日趕赴萬花谷。
楊逸飛聽聞此事,本來心中痛惜悲傷、一路上想了許多話來安慰高絳婷。但他見到高絳婷之後,便知道這些話都不必說了。從前所有的人都是為她籃筷曲傾倒,但楊逸飛卻知道這個從前的女孩兒、如今的女子一直是外柔內剛的性格,他覺得她的眼睛裡包含了很多說不清的情感,她止在像從前在眾人面刖隱藏真實情感一般,眼下在自己這個多年摯友面前,也開始隱藏自己了嗎?
高絳婷此時受傷雙手已由萬花谷醫聖孫思邈親手調理,孫思邈對萬花谷中人造就這等慘事深感愧疚,是以不惜代價,終是能保有高絳婷這雙手的幾分靈活。
楊逸飛趕到之後,又用當年先祖楊家「弦指平壺」楊玉荷所創的長歌門秘傳之術「天音知脈」以本門音律錘鍊氣魄意志之法,通過音律與高絳婷指掌內血脈、骨骼、筋絡之共鳴,探脈查經查知她手掌內關隘傷情。此法更以內力鳴奏相應音律,平復傷勢。
但三日之後楊逸飛卻遇見了一個難題,他左思右想,拿捏不准,最後楊逸飛還是不能決斷,他肅然向高絳婷詢問:「絳婷,你這雙手,經醫聖老人親手挽回,已是萬幸,我憑長歌門音療之術探查,如今卻是遇上了一個難題,須得你自己定奪。」
「逸飛,你只管講來吧,人各有命,這事生在絳婷身上,便已如此了,任何結果,我早有心意應對。」
「好,這選擇在我看來極為為難,想來你卻是一言可定。你這雙手,受刀工傷害太深,許多經絡都已斷絕,我與醫聖老人商議,以他生死人肉白骨的『往生續』塗抹,再加上我以琴音持續貫通受傷筋肉脈絡,一年之後,再請唐門中的高手出手施展易容修整之術,這雙手恢復你那冰肌玉骨或許有七成勝算。只是這一年之中,這雙手絕不可輕動,更莫言你最耗關節指掌的籃筷技法了,待到筋肉長全,想必這雙手再也難以彈出繁複艱深的曲子了…」
高絳婷聽到楊逸飛這般言說,本如深潭冰冷的眸子卻反如有星光點點綻亮了起來:「既然你說難以定奪,那定是另有他途了?」
楊逸飛重重嘆息道:「唉!若是他人,我定不會將這法子說予她,但你我關係不同,我卻怕若如此一來,日後要讓你念上一生一世也不得安寧。」
他右手四指輪流敲擊在桌案上,發出交錯的叩擊聲,高絳婷知道,這是楊逸飛遭逢大事之時平定心意的慣常動作。隨著叩擊聲由細密到平緩均勻,楊逸飛終於停了下來:「這第二個法子,卻是我想到的了,孫老先生醫道無人能及,但這音律之術我卻是更為精通了。若是調少孫老先生的『往生續』用量,再以我長歌『天音術』持續刺激指掌,期間增加指掌之關節鍛鍊,卻還有五成把握,能保有你那絕代操琴之術,只是……在生肌階段頻繁運使指掌觸弦……只怕掌肉再也長不完全。便是日後,只怕這掌上留下的病根,這痛楚,這痛楚我怕……」
「逸飛,你莫怕我忍不下來,若無此路,我也甘心。既然有出路,以你對我的了解,你知道我會做何選擇的!」高絳婷的話語溫柔,語意卻斬釘截鐵,沒有半點猶豫。
楊逸飛低首轉身:「好,絳婷,那便如此,一月之後,你隨我回長歌門!」
當楊逸飛推開門走入萬花谷的天空下,他緩緩把低著的頭抬起,上方三星望月各踞一方,像巨靈般俯視著他,高空中繁星點點,楊逸飛雙目中靜靜忍著的熱淚終是忍不住從臉上滑落下來……
高絳婷經過醫聖孫思邈的醫治之後,芳蹤渺渺,江湖中少有人知,這樁風波隨著康雪燭逃入惡人谷暫時平息.但在長歌門中.楊逸飛與高絳婷的故事還在延續。
這段歲月中,沒有人知道他們二人忍受了多少心靈和身體上的痛苦,半年之後,整筷曲重現江湖,再也沒有人能見到傳說中的無骨驚弦的玉手,只有與長歌門有接觸的江湖人隱隱察覺,長歌門掌門人的性情決斷越發凌厲,他的琴音,隱隱帶上了一些狂傲殺伐之音,深解音律的大師兄韓非池說,那似是在與某個紅顏知己遙遙相和……
又是什麼樣的紅顏,會讓仁厚持重的楊逸飛變成這般模樣呢?他只想到了時常會在長歌門做客,與楊逸飛鳴琴論劍的高絳婷……
楊逸飛在遭遇高絳婷與康雪燭這樣的難題之時,常常會想起當年長歌門中英年早逝的那個摯友,如果他還在,會不會能簡單地幫他拿下了「素手清顏」這個魔頭呢?
這人便是如今浩氣盟七星之一翟季真的哥哥翟伯真。
翟伯真當年在長歌門中,在江湖上都是一個聲名顯赫的人物,他料事如神,瀟灑倜儻。平日裡楊逸飛與翟伯真詩酒風流、武林征戰之時,翟伯真文可奇謀百出,武能技壓群雄,不過可惜的是天妒英才,華年早逝。為此楊逸飛閉門數月,茶飯不思。
季真雖然和哥哥不是雙胞胎,但是卻長得極為相像,楊逸飛見到他時,常常想起故去的伯真。不過季真也確實很有兄長的遺風,足智多謀,深受楊逸飛的器重。
但他卻始終難以習慣別人這樣看待他,所以當浩氣盟成立之初,他認識了謝淵,兩個人的遭遇使得他們覺得相見恨晚,於是他主動要求作為長歌門的代表加入浩氣盟,輔助謝淵出謀劃策,去將浩氣盟帶至頂峰,楊逸飛應允了……
江湖中有許多秘密,其中一個,便是長歌門主楊逸飛手中的那把「謫仙人」李太白所贈的折仙劍究竟有多強,楊逸飛究竟會用左手還是右手使這把劍?與一個人為敵,便要了解他的全部手段,但楊逸飛的這張底牌很少暴露在人前。
據說只有一個人或許領教過楊逸飛的劍法,那便是十大惡人中的「素手清顏」康雪燭。
天寶二年,康雪燭秘密出谷,被長歌門下查知消息,正在洛陽的楊逸飛接到消息,攜琴劍縱馬千里截上了康雪燭,那一戰之後,楊逸飛回歸長歌門中,康雪燭退入惡人谷,沒人知道他們交手的過程和結局。
只是傳聞惡人谷谷主王遺風親自向康雪燭詢問楊逸飛的身手時,康雪燭只答道:「他有一把想不到的好劍,更有遠超我意料之外的劍法……」
王遺風笑道:「李青蓮的傳人,一個比一個難纏嗎……」
「折仙劍」是李白兩把最知名的佩劍之一,後傳與三弟子楊逸飛。李白詩中稱仙,又被稱為文壇的「謫仙人」。
而在江湖之中,他琴劍相伴,一把神劍斬下無數高手惡賊頭顱,狂放的李白自稱「此劍之下,仙凡折腰」。折仙劍長三尺二寸,劍體經過打磨,強直無屈。它本乃李白遊歷崑崙結交的好友「掌上乾坤」李文山取收藏的上品寶劍,再由李文山親手用崑崙「紫金石」鑲嵌於劍上,李文山以為唯有此劍方能與李白的神仙風範相配。
但當李白青蓮劍氣大成之後,改持青蓮劍行走江湖,不再使用這把對他來說已經過於華貴的神劍。後此劍被贈予李白三弟子,長歌門主楊逸飛,誰也不知道這把曾經名震江湖的劍在它的新主人手中會有怎樣的風采。
不過據說韓非池被弟子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卻笑著回答:「這個問題怎麼會問到我頭上,當然要去問高絳婷啦……雖然他是你們的小師叔,我的小師弟,不過我們在一起時都只談琴、不動劍的啦。」
這是迄今為止隱元會打探到的唯一或許可靠的消息,關於楊逸飛的武學源流,關於他的那把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