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曲:荒山之夜與聖母頌
基本資料 | |
作品原名 | Night On Bald Mountain/Ave Maria |
---|---|
原作載體 | 動畫《幻想曲》 |
原作作者 | 莫德斯特·穆索爾斯基、弗朗茨·舒伯特(作曲) 費城交響樂團(演奏) 瑞秋·菲爾德(作詞) |
相關作品 | 《幻想曲》 |
《荒山之夜與聖母頌》是迪士尼動畫《幻想曲》的最後一章,可能是《幻想曲》裡最著名的一章,和《魔法師的學徒》齊名。
創作背景
這一章和《魔法師的學徒》一樣,基本上完全按照音樂的主題進行編排。魔神切爾諾伯格的形象來自瑞士藝術家阿爾伯特·赫爾特的鉛筆素描,並由烏克蘭裔的動畫師弗拉基米爾·泰特拉製作,丹麥插畫家凱伊·尼爾森對其形象做了完善。老版《德古拉》的演員貝拉·盧戈西曾經為切爾諾伯格的形象擔任模特,泰特拉讓盧戈西赤裸上身,完成他需要的人物形象。荒山的原型是基輔附近的特里格拉夫峰。
穆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完成以後,緊接著就是舒伯特的《聖母頌》(《萬福瑪利亞》),兩段之間沒有中場休息。按照解釋,《聖母頌》緩解了《荒山之夜》的壓抑氣氛。按照最初的一個構想,在片尾聖母與聖子的圖案會出現在雲中,迪士尼本人否決了這個想法,表示他不想要出現太多的宗教意象。
概要
在女巫的安息日之夜,隨著音樂序幕拉開,鏡頭從村莊向著遠處的荒山拉近。山頂變成了切爾諾伯格的翅膀,切爾諾伯格醒來,將雙臂伸向村莊。他雙臂的陰影掃過的地方,就有死去的魂靈復活,包括被絞死的罪犯的鬼魂(從絞刑架的繩套里鑽出),護城河裡淹死的騎兵的鬼魂(和他們的馬一起)還有所有沒有葬在聖地的死者的鬼魂。鬼魂們和妖魔、女巫、鷹身女妖一起飛向切爾諾伯格。
山頂的火中出現了切爾諾伯格手下的惡魔們,一些被切爾諾伯格扔進了火海里,還有一些則在圍著他們的主子跳著瘋狂的舞蹈。切爾諾伯格隨後使用火焰創造了幾個跳舞的東西——開始像是優美的舞者,然後變成了醜陋的野獸,最後是藍色的惡魔。惡魔們的舞蹈更加混亂和瘋狂,鷹身女妖們在惡魔上方飛來飛去,偶爾抓住一個惡魔將其扔到火中。
慶祝的結尾是切爾諾伯格升起了地獄般的光柱,隨後鐘聲敲響,天邊出現了晨光。雖然切爾諾伯格最初無視了,但是太陽光很快就逼迫他和他的僕從撤退,他的雙翼合攏,組成了山峰。
村莊前的土地上出現了長長的一列人群,似乎是僧侶和修女,每個人都點著金色的蠟燭,他們沿著長長的路行走,最後來到了光明的彼岸。全片隨即結束,沒有任何製作組列表。
音樂
插曲(IN)
- 曲名:荒山之夜
- 作曲:莫德斯特·穆索爾斯基
- 指揮,編曲: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插曲(IN)
- 曲名:聖母頌
- 作曲:弗朗茨·舒伯特
- 作詞:瑞秋·菲爾德
- 合唱導演:查爾斯·亨德森
- 合唱:威斯特敏斯特合唱團
- 獨唱:茱麗特·諾維斯
STAFF
- 導演:威爾弗雷德·傑克遜
- 編劇:坎貝爾·格蘭特,亞瑟·海因曼,菲爾·戴克
- 藝術指導:凱伊·尼爾森,特雷爾·斯特普,查爾斯·派森特,托爾·普特南
- 背景:梅勒·考克斯,雷·洛克萊姆,羅伯特·斯托姆斯,W.理察·安東尼
- 作詞:瑞秋·菲爾德
- 監督:弗拉基米爾·泰特拉
- 動畫:約翰·麥克馬努斯,威廉·舒爾,小羅伯特·卡爾森,萊斯特·諾夫洛斯,唐·帕特森
- 特效:約書亞·米多爾,邁爾斯·派克,約翰·里德,丹尼爾·麥克馬努斯
- 相機特效:倫納德·皮克利
衍生作品
王國之心
作為切爾諾伯格的角色主題曲。
星際漫步
在第二季中短暫出現,作為仇恨大帝的處決音樂。
傳奇米奇2:雙重力量
作為一個傳送門內的短片。
米奇歡樂多
在切爾諾伯格出現時,作為背景音樂短暫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