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曲:春之祭
基本資料 | |
作品原名 | The Rite of Spring |
---|---|
原作載體 | 動畫《幻想曲》 |
原作作者 | 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作曲) 費城交響樂團(演奏) |
相關作品 | 《幻想曲》 |
《春之祭》是迪士尼動畫《幻想曲》的第四章,也是最長的一章。
製作背景
這一段基於地球的演化史製作,迪士尼為此請到了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館長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英國生物學家朱利安·赫胥黎爵士,古生物學家巴努姆·布朗和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為本片指點。動畫師們來到威爾遜山天文台觀測彗星和星雲,並且養殖了鬣蜥和小鱷魚來研究爬行動物。為了體現恐龍的巨大,分鏡中鏡頭位於較低的位置。
1955年被改編為教育片《A World is Born》,曾經出現在很多學校的課堂里。古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曾在學生時代看過這部動畫,最終激勵他成為了一位古生物學家。
概要
伴隨著大管的獨奏,《春之祭》的序幕拉開了。首先出現的是銀河系、然後是彗星、星雲、恆星,最後是原始的地球。地球上火山猛烈地噴發,熔岩流進了大海,激烈的海浪又淹沒了火山,最後一切都沉寂了。
然後,在海洋里逐漸出現了單細胞生物,又一點點進化為多細胞生物。一條魚畏懼海里的掠食者們,最後靠著肉鰭爬上了岸,成為了陸生動物的祖先。隨後故事進入了恐龍時代,天空中飛舞著巨大的無齒翼龍,一隻翼龍飛下來捕魚,但是被海里的海王龍偷襲,海岸邊,長著長脖子的蛇頸龍正在休息。
森林裡,恐龍們過著悠閒的日子,直到大雨降下,一頭霸王龍出現了。音樂氣氛變得恐怖起來,恐龍們驚恐地逃竄。一頭劍龍試圖仗著自己的尾刺和骨板反擊,但是最後仍然被霸王龍擊倒了。剩下的恐龍們遠遠望著霸王龍啃食劍龍的屍體。
後來,天氣變得炎熱,河水全部乾涸了。恐龍們只得艱難求生,有些恐龍死在了泥沼里。最後,屏幕上出現了恐龍的骨骼,說明恐龍已經滅絕了。
當日蝕發生的時候,突然發生了強烈的地震,恐龍的骨骼墜入了深淵。隨後,猛烈的海嘯將一切都捲走了。日蝕結束後,留下的又是一個沒有生氣的地球。這一段隨之結束,《幻想曲》進入中場休息。
瑣事
最初,《春之祭》後面還接著哺乳動物的誕生、史前人類的崛起,並以人類發現火作為結束。不過由於避免引發神創論者的不滿,這一段被迪士尼刪除了。
音樂
插曲(IN)
- 曲名:春之祭
- 作曲: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
- 指揮,編曲: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
STAFF
- 導演:比爾·羅伯茨,保羅·斯塔菲爾德
- 編劇、研究:威廉·馬丁,李奧·蒂勒,羅伯特·斯坦納,約翰·麥克利什
- 藝術指導:麥克拉倫·斯圖爾特,迪克·凱爾西,約翰·赫布利
- 背景:埃德·斯塔爾,布萊斯·麥克,愛德華·列維特
- 監督:沃爾夫岡·萊赫曼,約書亞·米德
- 動畫:菲利浦·鄧肯,約翰·麥克馬努斯,保羅·布施,阿特·帕爾默,唐·托賓,埃德溫·阿達爾,保羅·科索夫
- 鏡頭:蓋爾·帕皮諾,倫納德·皮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