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戰車世界閃擊戰:四式中戰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戰車世界閃擊戰歡迎您閱讀戰車世界閃擊戰系列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

[ 顯示全部 ]

戰車世界閃擊戰
您正在閱讀戰車世界閃擊戰系列條目,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以及專題編輯指南並查找相關資料。
歡迎加入萌百WOTB編輯群 932558834 進群請標註萌百ID
祝各位編輯者所有敵人的攻擊都跳彈,你的每發炮彈都能打爆3個彈藥架!
本條目中所使用列舉的遊戲數據,其著作權屬於Wargaming,僅以介紹為目的引用。
He's gone! Find for another target!
WotbPrem pass-19.png
9.0版本更新(2022年6月14日)點擊查看內容
  • 高清地圖——卡斯提拉,灌木交互實裝!
  • 全新重坦科技線加入戰鬥!
  • 瞄準機制、平衡性調整。

詳細更改內容見此

6月戰令活動「街機廳 -
活動持續至2022年6月29日下午4點(UTC+8)(亞服), -
點擊查看活動詳細信息

Chito wotb info.jpg
遊戲中的四式中戰車
車輛基本資料
車輛名稱 四式中戰車
其他語言 Chi-To
別號 四式中戰、四中、吃土
國籍 日本
車輛種類 中型戰車

中型戰車

類型 銀幣

銀幣

車輛附加信息
前序車輛 三式中戰
後序車輛 四式自走炮
五式中戰
相關車輛 舊日中戰:)、

四式中戰車(日語:四式中戦車よんしきちゅうせんしゃ チト;英語:Chi-To)是WARGAMING開發的手機遊戲《戰車世界閃擊戰》中出場的一輛戰車。

歷史原型相關

1942年3月,在太平洋戰場見識了美軍裝甲部隊力量的日軍,緊急改裝了安裝47毫米火炮的九七中戰投入戰場,勉強解決了問題。但是,考慮到美軍很有可能在以後投入更先進的戰車,而正在研製的一式中戰本質上還是九七中戰的改進型,因此在1942年4月,日本陸軍省召開了新一輪戰車的設計研討會,並將其命名為「新中戰車甲」。此後的設計中,日軍曾考慮為其加裝57毫米炮和雙聯47毫米炮,但由於1943年1月日軍收到德蘇兩國裝甲力量的情報,最終決定放棄47毫米炮的安裝計劃,改為更適合反戰車作戰的長57毫米炮,設計完成後計劃也隨之更名為四式中戰。

設計很美好,但是原型車的生產卻歷經坎坷。「新中戰車甲」的提議是1942年開始的,根據計劃1943年四式中戰的第一輛原型車就應該被生產出來,但因為其他研究計劃的衝突,第一輛原型車的下線日期被推遲到了1944年3月。然而,即使推遲了交付時間,第一輛原型車的生產進度仍然躊躅不前。根據檔案所述,為了獲得四式中戰原型車所用的大型軸承,相關人員走訪了日本能夠生產的所有工廠,卻收效甚微。而其他研究項目(海軍的特二,特四內火艇看你這軟弱的態度就知道是陸軍馬鹿,你們陸軍要知恥!知恥啊!)的優先進行和人事部的變動則讓本就困難的原型車生產更加雪上加霜。

1944年5月第一輛原型車總算組裝完畢,幾天後便開始進行測試。測試進行的很順利,日本陸軍對測試結果也很滿意。然而,在1943年時,老式的47mm火炮在發射特型穿甲彈時也能達到和長管57mm炮相同的擊穿效果,導致57mm炮的計劃被進一步修改為安裝75mm炮。但是,由於1944年戰爭形勢的惡化和原型車生產的推遲,75毫米炮的改裝計劃一直停滯不前,直到1945年的2月份,第二輛原型車才和改進過的75mm炮姍姍來遲,而日軍則已是風中殘燭,節節敗退。

1945年3月底,搭載75mm炮的二號原型車完成了測試,並被交付到部隊。但是尚未參與戰鬥,太平洋戰場就在兩顆原子彈的轟鳴聲中畫上了句號。日軍在終戰時,為了保密將一號原型車沉入了湖底,而二號原型車則被太平洋戰場的美軍繳獲。根據日軍原本的計劃,1945年全年應生產共200輛四式中戰,但除了上述的兩輛原型車(一輛長57mm炮,一輛75mm炮),並沒有任何其他完整的四式中戰被生產出來。美軍在1947年對繳獲的四式中戰進行了測試,並認為如果四式中戰在1944年便裝備部隊的話,戰場形勢將會發生很大變化,也側面顯示了四式中戰的設計還是比較成功的,只可惜它生不逢時,沒有在歷史的舞台上放出應有的光彩。

遊戲數據

R系Ⅵ級中型戰車四式中戰車
車庫圖標 初始形態 完全體
四式中戰車 火力
口徑 75mm 炮彈彈種 AP/AP/HE 口徑 75mm 炮彈彈種 AP/AP/HE
穿深 124/155/38 傷害 160/135/200 穿深 155/186/38 傷害 160/135/200
裝填 7.19s DPM 1335/1126/1669 裝填 5.5s DPM 1726/1457/2158
俯仰角 -6.5/20° 射界 全向 俯仰角 -10/20° 射界 全向
移動擴圈 0.150m 視野 240m 移動擴圈 0.130m 視野 240m
銀幣 940,000 銀幣 散佈 0.364m 瞄準時間 2.21s 散佈 0.336m 瞄準時間 2.01s
經驗 25,000 經驗 裝甲
收益係數 HP 900 隱蔽 21.7% HP 970 隱蔽 22.05%
乘員 車體裝甲 75/35/35 炮塔裝甲 75/50/50 車體裝甲 75/35/35 炮塔裝甲 75/50/50
車長 1 機動
炮手 1 車重 31.15噸 極速 50/-18km/h 車重 32.27噸 極速 50/-18km/h
裝填手 1 車體轉向 27.12°/s 炮塔轉向 37.55°/s 車體轉向 47.31°/s 炮塔轉向 37.55°/s
駕駛員 1 馬力 300hp 推重比 9.63hp/t 馬力 470hp 推重比 14.56hp/t
消耗品
自動滅火器
修理工具
急救包
多用回復包
超速傳動器
腎上腺素
反應裝甲
強化引擎
準線校準
強化炮彈裝填
鎢芯彈
補給品
標準汽油
飯糰
防護工具
改良燃油
大份飯糰
沙袋防護
加強型沙袋防護
防崩落內襯
機油
改良機油
改良火藥
備註
所有數據來自BlitzHanger。所有數據均為無裝備、補給、塗裝、技能,且100%成員經驗時的。
初始形態為全部使用第一個同類模塊時的狀態;完全體為全部使用最後一個模塊時的狀態。
顯示的裝甲數據為該部位最大的局部數據,具體裝甲模型請參閱Armor Inspector。


科技樹

 
 
 
 
 
 
中型戰車Chi-Nu
 
 
 
 
 
 
 
 
 
 
 
 
 
 
 
 
 
 
 
 
 
 
 
 
 
 
 
 
 
 
 
中型戰車Chi-To
 
 
 
 
 
 
 
 
 
 
 
 
 
 
 
 
 
 
 
 
 
 
 
 
 
 
 
 
 
 
 
 
 
 
 
 
 
 
 
 
 
 
火炮7.5cm Tank Gun Type 5
 
炮塔Type 4 Chi-To Prototype
 
引擎Type 100 Kakyuu V-12
 
懸掛Type 4 Chi-To Prototype
 
 
 
 
 
 
 
 
 
 
 
 
 
 
 
 
 
 
 
 
 
炮塔7.5cm Tank Gun Type 5 Model 1
 
炮塔Type 4 Chi-To Production
 
引擎Mitsubishi AL Type 4 Kuurei V-12
 
懸掛Type 4 Chi-To Production
 
 
 
 
 
 
 
 
 
 
 
 
 
 
 
 
 
 
 
驅逐戰車Chi-To SPG
 
中型戰車Chi-Ri
 
 
 
 
 
 
 
 
 

遊戲相關

Irradiator.png
以下內容參考日文wotb維基和其他網絡資源
玩法攻略內容未經編輯者實際考證

被很多人稱為最爛六級中坦的存在,緩慢的機動,薄弱裝甲和僅僅6度的俯角讓四式中戰的白板期顯得異常的漫長,再結合日系前期的遊戲體驗,勸退了不少嚮往着STB和五式試製的新手玩家。而完全體後四式中戰也是一輛平平無奇的戰車,除了火炮穿深和射速處於同級中等偏上水平外,基本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四式中戰的玩法偏向於1.5線支援,若前線戰鬥平衡被打破,四式中戰可以運用50km/h的極速和可觀的射速拖延敵人的進攻。而完全體的十度俯角和車體正面的設計,讓他在壓下俯角時不容易被命中雖然你那個頭壓下去俯角了還是會被對面亂穿,因此在遇到起伏較大的山地地圖時,四式中戰可以發揮出不容小覷的實力。但是,四式中戰的車體側面裝甲僅有可憐的35mm,在遇到大口徑火炮發射的HE彈時毫無招架之力,所以請謹慎前進,觀察好四周的戰況,以免陷入尷尬的局面。


註釋與外部連結


BlitzHang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