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2
另請編輯者注意:請不要在人物歷程等相關內容中懸掛此模板。具體使用方法詳見模板說明文檔。
命運2 | |||||||||||||||
原名 | Destiny 2 | ||||||||||||||
官方譯名 | 命運2 | ||||||||||||||
常用譯名 | 天命2 | ||||||||||||||
類型 | 第一人稱射擊 | ||||||||||||||
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4 PlayStation 5 Xbox One Xbox Series X/S Stadia | ||||||||||||||
分級 |
| ||||||||||||||
開發 | Bungie | ||||||||||||||
發行 | 動視 (2017-2019) Bungie (2019-至今) | ||||||||||||||
編劇 | Christine Thompson | ||||||||||||||
引擎 | 自研引擎 | ||||||||||||||
模式 | 多人、射擊 | ||||||||||||||
發行時間 | 2017年10月24日 | ||||||||||||||
相關作品 | 命運 |
《命運2》(英語:Destiny 2)是一款由Bungie開發,由動視發行的多人在線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為其旗下同系列遊戲《命運》的續作。
當地時間2019年1月10日,Bungie宣布協議解除與動視暴雪簽署的發行合約,同時公司繼續保有旗下《命運》系列IP版權[1],並於2019年10月《暗影要塞》資料片發售後,正式轉移到Steam平台發售同時從戰網下架。
故事背景
“ | ” | |
—— |
在遙遠的未來,在人類文明已被暗影造成的大崩潰幾近毀滅的未來,負責保衛人類的是一群被稱之為守護者的戰士,他們原本是殞命已久的屍體。在被機靈選中之後起死回生,而且渾身充滿旅行者賜予的光能。別擔心,在冒險過程中
你在發射基地沉睡了幾個世紀,在你突然醒過來後,第一個任務便是跨越兇險的荒蕪之地——
遊戲系統
命運2的遊戲機制在命運1的基礎上進行增添和修改,依然分為PVE和PVP模式,且三個職業依舊不變,但在光能系分支的基礎上增加了暗影分支冰影。
武器系統
武器分類
遊戲中共存在18種常規武器類型。常規武器按照所使用的彈藥類型可分為主武器、特殊武器、威能武器三類:
- 主武器:低傷害,擁有無限備彈量,無需拾取彈藥盒進行彈藥補充。
- 主武器包括自動步槍、斥候步槍、脈衝步槍、手砲、微型衝鋒鎗、手槍、弓箭,共計七種武器類型。
- 特殊武器:中等傷害,需要通過拾取罕見的特殊武器彈藥(綠色彈藥盒)以進行彈藥補充。
- 特殊武器包括霰彈槍、輕型榴彈發射器、融合步槍、狙擊步槍、追蹤步槍、偃月,共計六種武器類型。
- 威能武器:高傷害,需要通過拾取稀有的威能武器彈藥(紫色彈藥盒)以進行彈藥補充。
- 威能武器包括刀劍、重型榴彈發射器、火箭發射器、線性融合步槍、機槍,共計五種武器類型。
傷害類型
遊戲中目前共存在6種傷害類型:動能、烈日、電弧、虛空、冰影、縛絲,每一款武器將擁有固定的一種屬性傷害類型。
- 主武器及特殊武器均可能擁有五種傷害類型中的一種。其中,擁有動能、冰影或縛絲傷害的主/特殊武器被稱為動能武器,而擁有烈日、電弧、虛空傷害的主/特殊武器則被稱為能量武器。
- 偃月目前尚無動能傷害型號。
- 威能武器傷害可能為烈日、電弧、虛空、冰影、縛絲中的一種,不存在動能傷害。
除動能以外的四種屬性傷害類型,會對同屬性的敵方護盾造成更高的傷害,並會在擊破護盾時使其產生一次屬性爆炸,對其附近的敵人造成屬性傷害。
武器攜帶
每名玩家僅可同時裝備動能、能量及威能武器各1把,並可隨身攜帶每種武器各9把。任何超出玩家攜帶數量上限的掉落裝備將不能被玩家拾取,但會在玩家離開地圖後送至郵政官處供玩家稍後重新領取。玩家可隨時通過遊戲內保險庫終端或第三方管理應用等方式,將隨身攜帶的武器存至保險庫中以騰出攜帶空間。
玩家位於軌道中或其他非裝備鎖定的遊戲進程中,可隨時通過角色界面切換所裝備的武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遊戲進程中切換裝備武器會導致目前所攜帶的一部分甚至全部彈藥丟失。
武器數值
固有特性
在遊戲中,每一款武器都必定擁有一項固有特性,且其擁有的特性類型將決定武器的射速與傷害兩項重要數值。
以自動步槍為例,其目前遊戲中共有四種固有特性,分別為:
- 速射框架:更多彈藥儲備。彈匣打空時可略微提高填裝速度。射速固定為720RPM,傷害屬性為18點。
- 適配框架:全面型握把,可靠耐用。射速固定為600RPM,傷害屬性為21點。
- 精密框架:在垂直方向上的後坐軌跡更加規則。射速固定為450RPM,傷害屬性為29點。
- 高衝擊力框架:低射速,高傷害。保持不動瞄準時,精度更高。射速固定為360RPM,傷害屬性為33點。
而在部分武器類型中,框架類型甚至會影響其射擊模式、發射彈藥類型等重要參數,如:
- 霰彈槍的精確重擊模型將使武器發射單發高傷害的獨頭彈丸,而非數發分散的霰彈彈丸。
- 脈衝步槍的激進爆彈將使武器單發點射由3發變為4發。
- 火箭發射器的Häkke精準框架將賦予火箭鎖定追蹤的能力。
- 線性融合步槍的攻擊型框架將使武器的射擊模式由單發變為三發連射。
武器特性
除固有特性外,命運2中的武器還具有3~5個武器特性,即玩家俗稱的「perk」。一款武器所擁有的特性組合將會對其遊玩方式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一款武器擁有的特性數量與其品質相關。且對於遊戲內主要使用的大部分武器而言,其具有的特性還擁有隨機性,意味著玩家每次獲取的同一款武器均可能擁有不同的特性組合:
- 稀有武器固定擁有3個特性,且均為固定。
- 傳說武器固定擁有4~5個特性。1~4號位特性除儀式武器為固定外,其餘均為隨機特性。而30周年系列及年五內推出的武器還會擁有根據其掉落來源或製造商而決定的5號位特性。
- 異域武器固定擁有4個特性。除較為特殊的隼月、亡者傳說兩款異域武器外,其餘異域武器的武器特性均為固定。
- 隼月與亡者傳說兩款武器的3、4號位特性具有隨機性,並會在每周以隨機組合於仄處出售,供玩家進行購買。
每一款武器都擁有其特有的特性組合。以線性融合步槍災變為例,作為一款傳說品質武器,其固定擁有4個特性欄位;而作為年五期間推出的一款武器,其還擁有第5個額外特性欄位。
- 1號位特性主要會對武器的射程、後坐力、操控性等使用表現產生影響,如:
- 箭頭制退器能夠大幅增強對後坐力的控制(減小後坐力散布),並提高操控速度。
- 全口徑槍膛能夠大幅增加武器的射程,但會降低武器的穩定性(增加後坐力大小)並略微降低武器的操控速度(切鏡速度)。
- 2號位特性主要影響武器的彈匣、填裝相關效果。
- 強化電池能夠增加武器的彈匣容量。
- 離子電池能夠大幅增加武器的彈匣容量,但同時會大幅降低武器的填裝速度。
- 作為一把每次射擊需按住充能的線性融合步槍,其還擁有較為特殊的 加速線圈與 液態線圈兩種特性。前者將會以單發傷害為代價縮短每次射擊所需的充能時間;而後者則是與之相對的以增加充能時間為代價提升單次射擊的傷害量。
- 3、4號位的特性效果眾多,且部分會對武器的使用方式產生根本性影響,如:
- 強制填裝將會在剩餘彈藥高於彈匣容量的70%時給予50點的填裝速度加成。
- 蜻蜓會使武器在對敵人造成精準擊殺時使其產生元素傷害爆炸,對其附近的敵人造成對應屬性傷害。
- 事不過四會使武器在短時間內達成4次精準命中後,直接向武器彈匣內返還2發彈藥。
- 誘導推銷會在玩家短時間內使用裝備的三把武器(主、副、威能)造成傷害後,給予武器短時間的35%傷害加成。
- 5號位則會根據武器的製造或掉落來源賦予對應的特性效果。而作為一把由門徒誓約突襲副本掉落的武器,其5號位固定為靈魂飲者特性,使得這把武器在每次填裝時根據填裝前完成的命中數恢復玩家一定的生命值。
異域武器
異域武器即指遊戲內異域品質的特殊武器(即金色品質,俗稱金槍)。此類武器需要通過遊戲內極其稀有的金色異域記憶水晶,或是完成一系列固有的獲取任務才可獲得。
每一種異域武器均擁有其獨有的異域特性,使得這類武器擁有其獨自的玩法:
- 嚴苛光芒、北極光、死亡信使:可通過長按裝填鍵使武器傷害類型在烈日、電弧、虛空三種屬性間切換。
- 伊邪那岐的重擔:可通過長按裝填鍵將4發彈藥合成為1發具有傷害射程加成的強力彈藥,極大提升其輸出效率。
- 雷神:擊殺或持續傷害可產生從天而降的眩暈閃電打擊,且扣動扳機時間越長,武器的射速和精度越高。
且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異域武器的特殊性,導致其不適用於上文所述的分類方式。部分典型案例如下:
- 勁弩:使用特殊彈藥而非威能彈藥的動能線性融合步槍。
- 戰獅:使用主武器彈藥而非特殊武器彈藥的動能輕型榴彈發射器。
- 利維坦之息:使用威能彈藥而非主武器彈藥的虛空重型弓箭。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異域武器的特殊性質,玩家能且僅能同時裝備一把異域武器。
技能系統
命運2中有三個不同的守護者職業:泰坦、獵人和術士,每個職業都有專屬的優勢及獨特的遊玩方式。各職業還可選擇不同的屬性分支,從而改變守護者的構築與玩法,並最終決定玩家遊玩過程中所使用的超能、手雷、近戰及職業技能。
截至年六光隕之秋,遊戲中共有三種守護者職業及五種屬性分支,共計15種分支職業搭配。而每種分支職業還可通過技能、星相與碎片的搭配進一步進行自定義。
- 新玩家在開始遊戲後根據職業會默認解鎖烈日、電弧、虛空三種光能屬性分支中的一種作為初始屬性,其餘兩種則需通過完成後續屬性解鎖任務進行解鎖。
- 冰影、縛絲兩種暗影屬性分支則需通過完成對應的DLC戰役解鎖:完成年四凌光之刻戰役後可解鎖冰影分支,年六光隕之秋戰役則可解鎖縛絲。
職業-分支列表 | |||||
---|---|---|---|---|---|
總計職業 | 烈日 | 電弧 | 虛空 | 冰影 | 縛絲 |
泰坦 | 炎陽 | 強襲 | 哨兵 | 巨獸 | 狂戰士 |
獵人 | 槍手 | 神行 | 夜潛 | 冰魂 | 絲線跑手 |
術士 | 破曉 | 喚雷 | 虛行 | 影宗 | 蟲群織工 |
能量等級
能量等級是守護者最重要的整體數值,能量等級是一個綜合平均的數值。計算在內的數值包含:身上所有武器、防具的能量均值與當前賽季神器額外能量能級之和。其它欄位(比如機靈、快雀等)則在範圍之外。
在大多數PVE活動中,你的能量等級越高,對敵人造成的傷害就越高(+20%封頂),而敵人對你的傷害就越低(90%封底)。此外,部分活動要求你達到特定能量等級才能進入。
防具系統
命運2一共有5種護甲,分別為頭盔、胸甲、手甲、腿甲和職業護甲(獵人為披風、泰坦為印記屁簾,而術士是護臂),每位玩家同時只能裝備一件異域護甲。
命運2中大多數護甲(包含異域護甲)都會在掉落時隨機生成元素和屬性值(六維),並具有特定的模組欄位。每件傳說或異域防具都有四或五個模組槽位。
第一個模組固定為通用防具屬性模組,可以插入增加屬性(敏捷、韌性、恢復、戒律、智慧、力量)的模組。
第二、三個模組為各部位獨有模組,只能插對應部位、對應屬性(或無屬性)的模組。
第四個模組為戰鬥風格模組,只能插入對應屬性(或無屬性)的戰鬥風格模組。
第五個模組分為兩種:一為raid模組專用槽位,只有raid(突襲)掉落的防具才會有這個槽位,且只能插入本raid產出的raid特殊增益模組,為挑戰大師難度或反覆通關此raid帶來便利。
二為大師難度地牢會掉落的「詭計護甲」,相比普通護甲多出了一個詭計槽位,可以插入當前賽季相應部位的神器模組。在邪姬魅影的二象性地牢之前,只有Bungie30周年DLCPay to win DLC開放的地牢貪婪之握的大師難度會掉落詭計護甲。特別一提,大師難度二象性地牢在宿怨賽季初曾出現過掉落非詭計護甲的護甲。(現已修復)
每個賽季的賽季神器都可以解鎖賽季模組,並且安插到護甲上,但是賽季模組會在該賽季結束後立刻失效。曾經出現過上賽季模組未及時從護甲模組槽位移除而導致護甲槽位無法安裝新模組的bug。(現已修復)
此外一些異域金裝(如獵人的異域金裝幸運褲,三職業共有的永劫系列異域金裝)擁有特殊的額外槽位,且已經插入了模組,這類槽位無法更換為其他通用模組。
在某些特定活動、賽季護甲,以及異域護甲中會包含獨特的護甲特性,如從鐵旗中獲得的護甲會使玩家有概率在鐵旗結束時獲得一枚增強稜鏡,在宿怨賽季後的新鐵旗中則可以增加獲取鐵旗聲望的速度。
塑形系統
塑形系統是於邪姬魅影資料片中新增的系統。該系統允許玩家花費材料自行製作武器,並按可自身需要進行量身定製。
深視共振及武器模式
深視共振為傳說品質武器可能帶有的一種特殊狀態,此類武器在裝備中擁有特殊的紅色邊框標記,並在拾取獲得時會播放特殊的提示音效。玩家在絕大部分遊戲過程中所獲取的傳說品質武器均有一定概率帶有深視共振效果。
自第20賽季起,只有玩家未打滿模式解鎖進度的可塑形武器才有概率掉落深視共振版本,且玩家可隨時對其進行拆解或提取操作,兩種方式均會立即為玩家增加1點的模式解鎖進度。
深視共振狀態不會為武器提供任何的屬性或外觀加成。此外,每一把深視共振武器只能進行一次提取操作,且在進行提取操作後將失去深視共振狀態,變為一把正常狀態的傳說武器。
任何玩家完成模式解鎖進度的武器均可在火星飛地聖物處花費材料進行自由塑形及重塑。
材料
圖標及名稱 | 用途 | 獲取方式 |
---|---|---|
共振合金 |
非突襲武器塑形及安裝強化固有特徵 |
|
諧振合金 |
突襲武器塑形及安裝強化固有特徵 |
|
上維合金 |
|
|
塑形與重塑
(待補充)
紀念物
(待補充)
劇情
命運2的劇情可大致分為主線與賽季兩大部分。主線劇情推進命運故事線的發展,而賽季劇情則作為主線的後續發展及下一年主線的鋪墊,二者缺一不可。
主線劇情
猩紅戰爭(2017.10.24 隨遊戲本體發售)
冥王詛咒(2017.12.5)
戰爭思維 (2018.5.8)
遺落之族 (2018.9.4)
暗影要塞 (2019.10.1)
凌光之刻 (2020.11.10)
邪姬魅影 (2022.2.23)
光隕之秋 (2023.3.1)
賽季劇情
《遺落之族》
- 惡徒賽季
- 鍛爐賽季
- 浪客賽季
- 豐饒賽季
《暗影要塞》
- 不朽賽季
- 黎明賽季
- 英傑賽季
- 影臨賽季
《凌光之刻》
- 狂獵賽季
- 天選賽季
- 永夜賽季
- 神隱賽季
《邪姬魅影》
- 蘇生賽季
- 宿怨賽季
- 俠盜賽季
注釋
外部連結
|
- ↑ Imran Khan. Bungie Splits With Activision And Takes Over Destiny Publishing. Game Informer. 2019-01-10 [引用時間: 2023-04-25]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