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公告:【置顶】关于临时开启评论区所有功能的公告(2022.10.22) | 【置顶】关于本站Widget恢复使用的公告
  •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镜像站!如需查看或编辑,请联系本站管理员注册账号。
  • 本镜像站和其他萌娘百科的镜像站无关,请注意分别。

反恐精英:軍官雅克·貝爾特朗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Counter-Strike 1.6 logo.png
老兵,歡迎回到反恐精英的戰場!
反恐精英萌娘百科編輯部誠摯邀請各位老兵們的加入,Q群號:347436554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軍官雅克 貝爾特朗 法國憲兵特勤隊.png
法國憲兵特勤隊:軍官雅克·貝爾特朗
基本資料
本名 Jacques Beltram
雅克·貝爾特朗
瞳色 棕瞳
出身地區 法國
所屬團體 法國憲兵特勤隊
國籍 法國
隸屬陣營 反恐精英

軍官雅克·貝爾特朗是美國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反恐精英:全球攻勢》中的探員之一。

基本信息

貝爾特朗是憲兵隊的一名榮譽軍官,因多次交換人質同時伺機化解了恐怖活動而被授予榮譽軍團的稱號。一個英雄、同時,又是一個單身父親,以及全天候的巧克力麵包控。 我們得做我們必做之事。We do what we have to do.
——CSGO官方簡介

遊戲相關

「激流大行動」卓越級探員。

使用7顆大行動之星以在大行動商店中進行抽取,或者通過社區市場以及交易方式獲得。

現實原型

雅克·貝爾特朗是在遊戲中第一位紀念真實世界中為了打擊恐怖主義而已經壯烈犧牲的反恐軍官的探員。

他的原型是阿諾·讓·喬治·貝爾特朗(Arnaud Jean-Georges Beltram),在現實中是一名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 Groupe d'Intervention de la Gendarmerie Nationale,GIGN)中的中校,出生於1973年,畢業於聖西爾軍事學校,曾在2005年於伊拉克服役,是法蘭西共和國衛隊指揮官、總統官邸維安、反恐警察官員、省憲兵特勤隊副指揮官,他在2018年3月23日的一次位於法國特雷布鎮(Trèbes)的反恐行動中壯烈犧牲,年僅44歲。

恐怖分子是一名年僅26歲的年輕人勒杜安·拉克迪姆(Redouane Lakdim),根據警方記錄,他曾經是一名毒販。

2011年,拉克迪姆因攜帶違禁武器而被定罪;2015年,他還因為吸毒和違反法庭令而被定罪。

由於激進並被指與伊斯蘭教的強硬派別之一「薩拉菲運動」[1]有聯繫,拉克迪姆早已被警方列入極端分子的觀察名單,但情報部門後來的調查並未顯示出他有任何非法活動,因此觀察出現了漏洞。

根據法國官方的調查發現,拉克迪姆早在2014年就被列入了法國情報機關的監控名單中,2015年又被列入了應預防向具備恐怖主義特徵的極端分子轉化的人員名單中,直到2018年3月,他仍然處於情報機關監控之下。然而,情報機關卻因為過余純粹依賴電腦里的監控人員數據庫,因此未能察覺拉克迪姆將要發起恐怖襲擊。

當天早上,拉克迪姆首先送自己的妹妹去上學,隨後在原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Languedoc-Roussillon),現奧克西塔尼大區(Occitanie)的奧德省(Aude)的卡爾卡松市(Carcassonne)搶劫了一輛出租車並重傷了司機,隨後還順手打死了坐在車上的一名無辜乘客,然後駕車往東,開始一路超速狂飆,駛往卡爾卡松附近距離大約8公里的特雷布鎮,途中還向着4名晨練跑步歸來未帶武器的警方特戰隊員開槍射擊,打傷了1名特戰隊員,特戰隊員由於未帶武器,無法進行有效防衛以及抓捕拉克迪姆。

隨後進入一家名為「Super-U」的超市,直接開槍打死了超市中的兩個人,並將剩餘的在場人員劫為了人質。

特勤隊接警後迅速行動,前往商店執行人質營救任務。

為避免更多傷亡,特勤隊沒有選擇直接突入商店,而是與拉克迪姆展開了談判。

在特勤隊以及當地警方的共同協商下,拉克迪姆釋放了部分人質,但仍然將一名女收銀員劫持。

在此期間,貝爾特朗勇敢的提出,自願交換女收銀員,成為拉克迪姆的人質,拉克迪姆同意了他的請求。

然而,貝爾特朗卻悄悄地把自己的手機開啟了與特勤隊其他隊員之間的通話,並隨意地放在桌上,以幫助警方監控商店內的活動。

特勤隊通過貝爾特朗的手機通話,獲得了許多店內情報信息。

然而經過了長達三小時的對峙,貝爾特朗不幸被拉克迪姆施暴並連開四槍,隨後被割喉。

作為回應,特勤隊的其他隊員立刻衝進超市,與拉克迪姆開始交火,拉克迪姆也開始負隅頑抗,最終拉克迪姆被全副武裝的特勤隊員當場擊斃,而貝爾特朗本人也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搶救,但不幸的是由於傷勢過重,在次日(24日)凌晨,他並沒能挺過來,壯烈犧牲。

在彌留之際時,他和他的未婚妻在醫院裏完成了婚禮,不久後辭世,原本他打算在6月的時候迎娶他的新娘,但他等不到那一天了。

最後的屍檢證明,除了他身中的4槍以外,導致他的犧牲的致命傷是喉嚨部位的刀傷。

在他英勇就義後,貝爾特朗中校被追封上校軍銜,追贈法國榮譽軍團十字勳章、帶棕櫚枝的國家憲兵勳章、國土安全金獎章和勇氣與奉獻行為勳章,他的名字還被用來給巴黎的一座公園命名,在他的追悼儀式上,一塊紀念牌匾揭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佩皮尼昂(Perpignan)的第四座橋,同時有報社的樂團以《馬賽曲》紀念他的為國捐軀。

一名與拉克迪姆非常接近的婦女因涉嫌與恐怖主義有關而被法國反恐部門拘留,同時在當天下午,警方搜查了拉克迪姆在卡爾卡松市的住所,而在同一天晚上,警方逮捕了另一名17歲的男子,他是拉克迪姆的朋友。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宣佈此次事件為恐怖襲擊事件,而同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通過其宣傳喉舌阿馬克通訊社(Amaq News Agency)宣佈對該起襲擊負責。

在貝爾特朗在醫院中搶救的時候,馬克龍表示「貝爾特朗中校讓自己成為特雷布超市裏恐怖分子的人質,從而拯救了一名平民人質的生命,表現出非凡的自我犧牲和勇氣。他拯救了許多人,為同事與國家爭光」。

25日,得知不幸消息的法國市民自發在街頭擺出貝爾特朗的遺照,大量市民前往獻花,在夜間有大量市民點燈紀念。

28日,在巴黎陰雨中,法國政府為不久前犧牲於恐怖襲擊的英雄憲兵中校阿諾·貝爾特朗舉行了國葬,總統馬克龍主持,前三任總統到場致哀,備極哀榮。

全法國警察局默哀1分鐘,公共場所降半旗致意。

在暴風雨中,數以千計的法國人民自發地撐起黑傘,聚集在道路兩旁,為英雄送行。

儀式開始於當地時間11時30分,儀仗隊莊嚴地將覆蓋着法國國旗的靈柩抬進象徵法國榮耀的位於巴黎第七區的巴黎榮軍院(L'hôtel des Invalides)內,200名貝爾特朗的同事受邀參加了儀式。

法國總統馬克龍攜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出席,他首先向貝爾特朗及其他遇難者的家屬們致以了問候。

隨後馬克龍發表了長達20分鐘的講話,表示法國將會銘記阿諾·貝爾特朗的犧牲精神,他還提醒每一名法國民眾,要重新燃起對恐怖主義的警惕心和公民責任心。

之後馬克龍緊抿嘴唇,莊嚴地將一枚榮譽軍團勳章放在英雄的靈柩上。

馬克龍稱,中校警官阿諾·貝爾特朗是倒下的英雄,他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來阻止聖戰恐怖分子的殺戮,在事件中表現出了非凡的勇氣。

隨後,載有貝爾特朗的靈柩的靈車在警用摩托車的開道下從巴黎榮軍院緩緩駛出,按照家屬的意見,貝爾特朗的靈車將會返回他的家鄉卡爾卡松,他的家人將為他舉行家庭葬禮。

前來的民眾中有人表示,所謂英雄,是用生命去保護生命,而不是去濫殺無辜,只有極端主義者才會認為殺人能夠壯大自我,對於這些異端的哲學觀點,法國人決不妥協,濫殺者是可憐的,而救命者則是英雄,這個悲劇讓所有人都非常傷心,法國決不會接受這種事情,捨身救人的意願打動了所有法國居民。

法國內政部長熱拉爾·科隆說:「阿諾·貝爾特朗中校去世了。他為了祖國而死。法國永遠不會忘記他的英雄主義,他的勇氣,以及他的犧牲。我懷着沉痛的心情,向他的家人、朋友和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的同伴表達來自全國的支持。[2]我想要向勇於獻身、身受重傷的中校軍官表示敬意。他自願交換那些遭恐襲者所控制,被用作肉盾的人質,所以,這是一種英勇的舉動,就如同平常一樣,對那些憲兵和警察們而言,為國盡忠、保護公民的安全。」

國際刑事警察組織表示向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和阿諾·貝爾特朗中校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同情,他在法國的恐怖襲擊中為了保護無辜的生命而付出了最大的代價。[3]

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表示,懷着非常強烈的情感,莊嚴地向於夜間去世的阿諾·貝爾特朗同志的英雄主義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這位為了人質的自由而獻出了生命的軍官的勇氣、犧牲精神以及榜樣模範的本性致敬。[4]

事發時,超市的一名顧客卡羅勒說:「我聽到一名男子喊叫,然後他開了幾槍。我看到一間儲藏室,讓其他人一起躲起來……我們共有10人。我們躲了大約一個小時,聽到很多槍聲,然後我們從後門逃走了。」

製造這起恐怖襲擊的人1992年出生在非洲小國摩洛哥。2015年,他因輕罪被判入獄一個月。2016年至2017年,情報部門注意到了他,但沒有跡象表明他當時可能發動恐怖襲擊。在連環襲擊中,該男子高呼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並要求法國當局釋放一名於2015年11月13日晚在法國巴黎製造恐怖襲擊的恐怖分子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Salah Abdeslam)。[5]特雷布市市長孟納西說,「恐怖分子在闖進商店後,高呼『真主至大الله أكبر(安拉胡阿克巴),我要把你們全都殺光!』,並朝着人群開火」。

在這起恐怖襲擊中,來自維拉爾代貝爾市(Villardebelle)的一名女性的丈夫不幸死於拉克迪姆的毒手,而10月,她的父母在洪水中溺水身亡。按照這位女性的說法,感覺整個2018年都有什麼在針對自己。

2019年3月23日,在貝爾特朗犧牲一周年之際,法國軍方舉行了集會,以表示對貝爾特朗的紀念。

花絮

人物簡介中國服翻譯的「我們得做我們必做之事。」,在早期版本中被翻譯為「我做了那麼多改變 只為心中不變。」,而在英文版本中的原句是"We do what we have to do."。

這句話來自電影作品《偉大的辯論家The Great Debaters》,全句是"We do what we have to do, so we can do what we want to do."(為了得到真正想要的東西,我們不得不做一些不喜歡的事情。)。


參考資料